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民间文化特色语汇翻译与传播策略
 
更新日期:2020-07-30   来源:   浏览次数:13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民间文化语汇翻译策略传统的文化传播路径涉及三个方面:传播方、信息、接收方。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是一种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传播活动。所以

 
 1民间文化语汇翻译策略
传统的文化传播路径涉及三个方面:“传播方、信息、接收方。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是一种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传播活动。所以文化信息走出国门还要涉及一个重要的因素,即翻译行为[3]”。译者行为即译者对于传统民间文化特色语汇翻译的观点与方法直接影响其译文的传播效果及可接受性。罗曼·雅各布森认为翻译包括三个方面: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与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语内翻译指在同一种语言内的改写或者解释,语际翻译指用其他语言来解释语言符号,而符际翻译指用非语言符号来解释语言符号。很明显,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语际翻译与符际翻译相结合是较为理想的传播方式。
符际翻译方面,应该重视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中的应用,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为语言符号,而是以其他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非语言符号更加直观,具有直接刺激人们感官的作用,可用图片、电影、舞蹈、戏剧、音乐、绘画等艺术方式助推民间文化的传播。语际翻译方面,张永中认为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应采用变译(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等)与全译(完整再现原文信息)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变译的传播效果要优于全译。另外,从目的论角度来看,决定翻译过程的基本原则是翻译行为的目的,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意向性是任何行为定义的一部分。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各地的特色民间文化要被其他文化背景的受众所熟悉、接受进而传播是译者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民间特色语汇翻译中,可以主要采用异化(foreignization)翻译策略,保持中国文化的本土特色,同时兼顾归化(domestication)翻译策略。然而,民间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及历史文化等原因,具有其独特性,在目的语中没有与其相对应的词,形成了空缺,增加了翻译的难度。为了弥合这一鸿沟,使传统民间文化语汇形成强势模因,能被目的语受众理解、接受并传播,用音译 + 解释来完成较为合理。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民间文化特色语汇翻译与传播策略

下一篇: 民间文化特色语汇翻译与传播策略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