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懋元先生指出:高等教育的外部规律要求“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大学要把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纳入教育教学实践中,重新研究教育教学实施方案,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合理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为社会生产和经济部门提供“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而不是只把“方案摆在纸上,措施挂在口上”。应用型大学要始终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为根本任务,积极利用各种资源,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创新人才。齐鲁工业大学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值得借鉴。他们以开放式实验教学为基础,逐步形成了开放研究性教学的新理念,将专业基础知识与工程训练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背景和研究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在社会中的竞争力。相应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根据课程性质,把实验课设立了“啤酒工艺实验、果酒工艺实验、酶工程实验、柠檬酸发酵实验”等四个模块儿。每个模块儿分别有基础验证性、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三个层次;提高了学生对综合实验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综合实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2016年,我们生物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设定为生物制药方向和工科基础研究方向两大课程模块儿。专业实践环节研究方法目前主要包括:(1)观察和描述;(2)生物工程实验;(3)人工模拟。首先让实践课堂充满专业情趣。“发展式”理念认为,开放式实践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包括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需要优化整合课堂设计,转变课堂角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体性思维方式。学生参与课堂交流,会经历一个身心愉悦的过程。专业思维是专业创新意识的源泉,它萌生于专业感性阶段,多半依靠教师专业魅力所激发。因此,强调师生沟通的方式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大学生课堂学习行为是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易于解放思想,敢于推陈出新,自觉养成创新的意识与习惯。在开放性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而不是目的;以发展学生专业素养(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学习能力)为主题,让学生从认同到接纳,再到向往和期待,走过一个专业“知觉到自觉”的阶段。最简单的专业实践,如学期初组建学生科研小组,确定一个简单的科研“项目”,通过教师辅导,学生从查阅文献资料、设计技术路线、提交可行性报告到遴选实验材料、实际操作再到“结题”验收。通过学生自己独立设计、自行论证等主体性实践方式,可以提高学生文献检索、信息处理、知识运用和交流表达等综合能力。“发展式”理念下的专业实践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实践的可能。只有实践内涵丰富了,学生创新性发展才能水到渠成。
开放性教学不代表随意性教学,是按照教学目标成果导向设计的路径,由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加以贯穿和充实,使其过程富含不确定性和挑战性,以培养学生自主、自觉和自信的专业品质。期间,教师充当好指导角色。那么,当代大学生对于教师角色有何期待?肯定的回答是有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在以往的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的专业修养(专业知识、技能和思想见解)是最受学生关注的因素。其次,教师的责任心、教学风格、专业启发性、教学态度、亦师亦友等也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发展式”教育理念建议教师需要注重人格魅力的培养。人格魅力常常被学生等同于专业魅力而相提并论,因而不容小觑。方法:尝试对话教学,既能增进了解,又能够弥补学科缄默性。在知识点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
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第一要务是首先提炼蕴含的学科价值、传承性和生产性要素等知识精髓,与时代产业发展相辉映,构建起学科知识整体框架;引导学生把握知识脉络(系统性结构),创建“体→面→线→点”逆序的认知过程。“体”即成果;“面、线、点”是构成成果的最恰当的组成单元与要素。方法:教师应当教研相长,关注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引入新的科技成果,使学生在领略行业进程、成就和未来的同时,产生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