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教育参与服务社会的方式主要包括举办面向公众的展览、演出;深入中小学校和社区的“结对子、种文化”实践活动,高等搭建农村美育支教平台、建立中小学校对口援教及实习基地等。
以上活动的开展,一方面确实拉近了艺术与普通民众的距离,起到了一定的社会美育功能。社会服务形式有一定社会认可度,但是,由于高校的自身教学安排,目前社会服务活动多利用高校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展开,例如湖北省艺术院校2017年暑假开展的描绘美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
为期几日至十几日不等的短期社会服务活动,其社会服务效果的持久性和延续性大打折扣。目前还没有国家、地方层面的高校艺术教育服务社会的评价体系和标准。通过已经开展的高校艺术教育社会服务活动很难掌握其实际服务效果,因此也就更无法判定高校艺术教育社会服务存在哪些需要改进和调整的方面。
浅表层次的高校艺术教育社会服务,缺乏核心指导理念,没有深度参与到社会公共教育服务中来,扎根群众不深。如果高校开展的艺术教育服务社会活动,没有满足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角色期待,使艺术没有正确引导民众的的价值观、宗教观,未发挥其正确的社会功能,那么艺术家、艺术生与社会群众之间的关系就有冲突。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二者冲突,将导致高校艺术教育社会服务走向两个反面,一是社会群众不接受、不喜欢艺术家们的创作,抵制教条刻板的艺术形式,艺术教育无法发挥提升引导大众艺术鉴赏能力的社会服务功能;二是社会群众接受了艺术家“偏离的”艺术创作,使社会群众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良的历史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