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浅谈形成红色电影课堂应用的长效模式
 
更新日期:2020-09-23   来源:   浏览次数:17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思政课堂中红色电影的应用,就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可能由于实施的背景、方式、规范、程序、评价未能达成共识和总结亮点,而导致争议不断

 
 思政课堂中红色电影的应用,就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可能由于实施的背景、方式、规范、程序、评价未能达成共识和总结亮点,而导致争议不断。其实,要让思政课堂应用红色电影取得持久的实效,其“正道”在于形成红色电影课堂应用的长效模式。
第一,提升红色电影课堂应用的规范性和程序性。各大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内部,可以在思政课堂中主动推广红色电影,由教师的“自选动作”变为“规定动作”,在每个学期可以课堂形式落实1-2部红色电影教育,这需要五门思政主干课(概论、基础、原理、纲要、形势与政策)的协调,避免重复播放;教师在教学的总体设计中应有所体现并设置一定的教案。
第二,严谨选材,升华教学手段。在红色电影的选取上,各教研室可以在集体备课会上认真讨论,既要满足时代性,也要注意观赏性。同时,应群策群力,讨论针对该部电影可以应用的教学手段,比如,应该设置什么样的问题讨论,如何布置作业,如何进行互动,等等。
第三,着重学生反馈——以“一分钟感受”演讲为例。红色电影不能仅停留于“看”的层面,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思考,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分钟感受”的演讲活动,由学生轮流上讲台讲述观后感,倒逼学生思考,而且实现即时的反馈。具体操作建议如下:①设定“一分钟演讲”的评分标准,包括礼貌仪容、逻辑性、思想性、启发性、时间限制、掌声热烈程度等;②学生上台演讲感受,可以就其最深刻的一段故事、一个情节甚至一个镜头发表感言;③教师结合同学们掌声热烈程度及其他要素进行评分;④学生选出最佳演讲;⑤教师点评,须突出学生演讲的亮点及有待改进完善之处。总之,“一分钟感受”演讲只是一种获得及时反馈的形式,目的是扭转思政课堂中红色电影的实际定位由“打发时间”变为学生的“深刻觉悟”,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第四,调整课程评价体系,转向以实际效果为指向。现行的思政课评价体系,主要以是否围绕政治教材、是否讲明白某些理论原理、理论讲述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等僵化指标为主,在推广红色电影在思政课堂中的应用的过程中,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思政课评价体系的完善,改变以思政教材为唯一授课内容的评价方法,转向以培养学生红色情怀、坚定四个自信从而真正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实际效果为指向的评价标准,鼓励红色电影的创新运用。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浅谈形成红色电影课堂应用的长效模式

下一篇: 浅谈形成红色电影课堂应用的长效模式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