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个人乌托邦
 
更新日期:2020-10-13   来源:   浏览次数:58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相较于早期的思想,巴特在晚年时期的理论带有明显的个人神秘主义,有学者认为是一种空想主义。在巴特提出要开设中性这门课程到其真正走上讲台授课之间

 
 相较于早期的思想,巴特在晚年时期的理论带有明显的个人神秘主义,有学者认为是一种空想主义。在巴特提出要开设“中性”这门课程到其真正走上讲台授课之间,他经历了母亲的丧事,对于从小丧父与母亲相伴的巴特来说,这件事导致他情感与生活的崩溃,正如他在《哀痛日记》中所言“时间不会使任何东西消失;它只会使哀痛的情绪性消失”,与此同时,在这种焦虑痛苦的情绪笼罩下,巴特对于死亡的意识发生改变,并通过构建个人乌托邦来缓解内心的悲痛。母亲的离世之所以会使巴特走向个人的乌托邦,其原因首先在于母亲的角色是巴特与外界世界产生联系的依托。巴特从青年时代便饱受肺结核的困扰,独自生活在疗养院中与外界隔绝是巴特生活的常态,同时他同性恋的身份以及身体的肥胖更使其处于社会边缘的位置。巴特对外界的态度是具有矛盾性的,一方面他无法忍受来自外界的指责,另一方面他也不需要外界给予的种种头衔,甚至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用理论思维与外界作斗争。对于巴特而言,母亲可以视作其生活的动力。其次,母亲的离世对于巴特而言意味着安全感的缺失,这导致巴特对如何继续生活产生疑惑,并转向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巴特在《自述》中记载到自己小时候和同伴玩耍时不慎落入基坑,当其他人都爬出去自己正因爬不上去而感到绝望时,是母亲跑过来欢呼着他的名字。巴特长大后依然没有离开母亲独自生活,因为亨利特从不向巴特要求什么,只是给予作为母亲的温柔与爱意。所以,母亲对于巴特而言是一个多重符号,象征着安全、自由以及女人的身份。当这个符号缺失时,巴特自然会陷入情感危机之中,虽然他试图通过母亲的照片,母亲的遗物甚至模仿母亲生前的生活习惯来唤回过去的生活经验,但最终只导致个人状态的每况愈下。这时将“中性之欲”作为一个起点获得完满的生活状态或许成为巴特最好的选择。
巴特在通过“中性之欲”构建个人乌托邦时借助了中国的佛道思想,而这也表露出其晚年思想中的虚无主义。首先,在描述中性的状态时,他将道家思想作为其中的重要对象之一。巴特在描述“色彩”时认为“中性的思想实际上是一种极限的思想,处于言语行为的边缘,色彩的边缘,因为它要求思考非言语行为,非色彩”,而老子自谓是“无色的”正符合巴特所称的“中性”,因为“无色”与“中性”一样意味着像婴儿般没有对立没有冲突,背后隐含着一种无差别。在描述“契机”时,巴特引用了佛道思想中的“悟”,独立于理性之外,因为精神的变故而实现自我的涅槃。“悟”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中性的欲望”,对于陷入个人情感危机中的巴特而言,这种对偶然性的开放态度也可视作他的逃避之举。其次,巴特的个人乌托邦是对道家无为思想的凸显,“无为:显而易见,并不是生存意志的对立物,不是赴死的意志,而是消除、拨开生存意志,使之改变方向”,“中性之欲”与“无为”一样,二者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换一种方式去做,以求得在外界的压迫之下依然保持个人的独立,获得个人的愉悦。显而易见,“中性之欲”是完全处于个人的认知层面的。但同时巴特在“中性”课程中也提出了实践层面的指导,其中包括道家所提倡的“辟谷”,道家认为人的身体是由三条虫子所组成的,为了驱逐这三条虫子,人必须停止进食谷物,只有身体清瘦才能达到中性。还有“赤贫”的状态,“我常常有一个梦,下决心重有一天把家什清空:预想中的举动,手边只保留最低限度的物什:什么都不留双份”。巴特所构建的乌托邦几乎是远离尘世的,并且保持对边缘人的宽容,包括最后提出的以“雌雄同体”消解性别之间的对立,这一切都是巴特对于自身处境所创建的美好愿景。但连巴特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乌托邦的脆弱性,因为“解决不了的难题:餐馆里,火车上,日常生活中,总会有人坐到你身边”。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个人乌托邦

下一篇: 个人乌托邦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