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通识课程内容选择维度与模式
 
更新日期:2020-10-14   来源:   浏览次数:17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通识课程内容选择依据通识教育旨在通过提供专业教育以外的、不为职业服务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活的一般性、广博性的知识,促进科

 
 (一)通识课程内容选择依据
通识教育旨在“通过提供专业教育以外的、不为职业服务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活的一般性、广博性的知识,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永恒主义的学习是通识教育的基础,是对所有人的教育,以经典名著为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既扩散了学生的思维,又提供了共同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基础;既维护了大学追求真理的目标,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等教育面临的学科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倾向。从现代课程论的观点看,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一个 “价值判断”的过程,在选择通识课程内容时,我们可遵循学科中心、学习者中心和问题中心三种基本价值取向。也要视课程目标、学生的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科内容本身的性质而定。
上一节我们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通识课程的目标,这些也大体可以确定为通识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例如我们认为在进行通识课程内容的选择时,要考察现有的通识课程内容和学习经验,无论是正式课程还是第二课堂等非正式通识课程,在通识课程内容选择时都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适切性原则,即:通识课程内容或学习经验是否有利于学习者增进对本国传统文化、当代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等基本发展脉络的知识储备,是否有利于大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理论知识和方法论问题,从而养成这些领域问题研究的中国视角;
2.中国公民价值观的一致性原则,即:爱国主义通识课程内容要能够培养学生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感;
3.汉语作为母语及跨文化沟通技能的工具性原则,即:通识课程内容或学习经验要能够培养大学生掌握中国合格公民所需的汉语听说读写技能,并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对中华文化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将中华文化有效地向其他语言文化进行有效沟通,使其他文化能够理解中华文化;
4.中国视角的命运共同体原则,即:通识课程内容应包含“全球化社会中的中国问题研究”以及人口问题、移民问题、环境问题、种族冲突、和平问题等具有国际性、全球性特点的学习内容,以及个人/本地化行为与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助于学生从全球化的视角来解读本国本地区社会发展问题、养成环境意识和地球村意识、养成正确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态度,养成移情、跨文化理解的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学习经验;
5.爱国主义行动性原则,即:通识课程内容要为学生提供服务性学习、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将课堂所学的概念和原理运用到解决跨文化冲突、本国本地区社会问题的实践当中,培养他们作为参与本地事务过程以及中国合格公民的行动能力和责任感意识。
具体来讲,我们提出了通识课程内容选择的五大原则,是在传统通识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没有否定传统通识课程的其它部分之意,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对于以上爱国主义维度给予足够的重视。换句话说,基于爱国主义教育通识课程目标为参照系,我们基于此,建构了爱国主义教育通识课程内容结构。

(二)通识课程内容选择维度
基于前述通识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通识课程内容选择可以从认知、行为及情感三个维度来考虑。具体来讲:
首先,从知识维度来看,爱国主义教育通识课程内容包括:掌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社会、历史、地理、中华文明、中国国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从国家认同和公民教育的角度来看,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是公民道德教育,即通过阐释公民和国家之深层关系而促使公民产生行为必要性的教育,是“促使公民因尊重个人与政、历史、民族、地理意义上的国家之深层关系而产生特定行为意志的教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说:“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 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爱党和爱社会主义是“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与核心”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应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政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教育、新中国建设成就教育内容,以及中华民族国家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意识。
其次,从能力的维度来看,爱国主义教育通识课程内容应包括国家地理、历史、语言、传统等中华民族文化和国情教育内容等。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 就缺少与祖国联系的精神纽带,就难以培养爱国之情,梳理报国之志。”因此中华民族历史、传统和文化等方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文化教育可以培养民族凝聚力,涵养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根据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爱国主义还应包括能够增进56个民族之间、中华民族与外国文化之间互相理解的跨文化教育内容,以增进中国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与其他国家民族之间的互相理解,从而为增进各民族对同属“中华民族利益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增进各民族之间,乃至世界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通识课程内容选择维度与模式

下一篇: 通识课程内容选择维度与模式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