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件人才的培训结构和层次不尽合理,软件培养模式比较单一,过于依靠正规院校培养,造成人才结构失衡。我国大部分软件人才来源于正规院校。据统计,目前从业的软件人员中,3/4以上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的软件相关专业毕业生,来自职业技术学校以及社会培训机构的软件从业人员不足总数的1/4。这样一方面造成软件人才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单一;另一方面在限制国内软件人才绝对数量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软件人才层次不清,制约了软件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与此同时,这些人才所占软件人才的比例很大,基本上属于中端软件人才,做程序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做系统分析师又难以胜任,从而造成了国内软件人才的“橄榄型”结构,非常不利于我国软件产业发展。
2,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要脱节,难以学以致用。我国缺乏根据市场和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定制软件人才的培养体系。长期以来培养的绝大多数是中层软件人才,而产业发展急需的“软件蓝领”十分匮乏。同时,培养出来的软件人才实际操作能力不强,普遍不熟悉国际标准,工程和技术规范,再加上现有的教学体制比较、陈旧、落后,适应产业发展人才培训需要的教材、师资等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另外,在软件人才和企业之间也缺乏一个有效的过渡阶段。
3,国内软件人才培训认证缺乏统一标准,培训机构存在恶性竞争。目前,我国软件人才培训市场还刚刚兴起,尚未完全走向正轨,缺乏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培训机构和培训市场管理不规范,培训认证缺乏统一标准,师资良莠不齐,教材陈旧落后,培训质量低劣,培养出的软件人才水平不高,难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