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长三角技术市场一体化发展现状
 
更新日期:2020-10-23   来源:   浏览次数:21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跨区域技术交易日益活跃。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推进,区域技术市场一体化也得到较快发展,技术交易效率水平整体较高。根据2019年中国火炬统计年

 
 (一)跨区域技术交易日益活跃。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推进,区域技术市场一体化也得到较快发展,技术交易效率水平整体较高。根据2019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长三角地区合计输出技术合同数100027项,成交金额3128.6亿元,其中上海输出技术合同数21311项,成交金额1225.2亿元;江苏输出技术合同数42227项,成交金额991.4亿元;浙江输出技术合同数16142项,成交金额590.7亿元;安徽输出技术合同数20347项,成交金额321.3亿元。长三角地区合计吸纳技术合同数105134项,成交金额3339亿元,其中上海吸纳技术合同数24538项,成交金额828.2亿元;江苏吸纳技术合同数39192项,成交金额1438.6亿元;浙江吸纳技术合同数21272项,成交金额717.7亿元;安徽吸纳技术合同数20132项,成交金额354.5亿元;上海技术合同流向长三角的交易额超过170亿元,占输出总额百分比达14%。
(二)技术市场机构服务能力逐渐提升。长三角区域已成立各类技术市场服务机构,已成为区域技术、资本连接桥梁和资源配置重要平台。如由11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将进一步探索高效的协同创新服务模式,为长三角建立区域技术转移统一规范服务,且为区域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交易咨询、知识产权运营、投融资等专业化服务,并共同建立与国外技术转移机构的合作关系,开展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培养国际技术转移人才,加速打造全球技术交易中心。再如,2019年成立的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是由江浙沪皖地区高校、政府及高校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的相关机构和有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公益服务性团体,致力提升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能级,凝聚和培育技术经理人队伍,促进长三角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高校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支撑,促使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郑洁红,2019)。2019版中国火炬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已拥有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共105家,其中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分别为26家、45家、21家和13家,占全国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总数的23.18%。上述技术服务机构和创新载体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创新和成果转化。
(三)技术转移中心服务功能逐渐强化。为了有效解决相关技术不易转化到产业与市场中的难题,长三角区域先后成立了国家技术转移苏南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及其浙江分中心、平湖分中心、南通分中心、太仓分中心、昆山分中心和安徽分中心等。这些中心及分中心主要目的在于搭建一个集信息共享、技术交易或转移服务、技术经纪人培育、大数据于一体的市场服务平台,并不断拓展新功能,培育市场主体,意在帮助科研院所将知识产权及研发创新的最新成果顺利进入产业和市场,实现对接转化与产学研合作。2019版中国火炬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三省一市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共组织交易活动5991次,组织技术转移培训123547次,服务企业共达111214家,解决企业需求83184项。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长三角技术市场一体化发展现状

下一篇: 长三角技术市场一体化发展现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