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是目前人类历史上最为科学、系统、思辨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就好比进化论在生物界的地位一般。唯物史观的科学性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备极为丰富的内容和内涵,二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有关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还要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说起,该文件由马克思于1845年所撰。马克思在文中披露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足之处,即对实践的忽略,他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就在于人的实践性,众多理论观点都能够在人的实践中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理和解决。
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于唯物史观的创立和产生具有深远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该著作中明确指出了费尔巴哈没有很好地将唯物主义和历史相结合,而是进行各自独立地探讨。同时,该著作也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历史唯心论,提出人们要想创造和发展历史,生活、生产、生产方式三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又系统地论述了思想、思维、观念、精神、意识、想象等的产生与物质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即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中高度肯定了马克思关于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世界史观的变革这两大重要发现。与此同时,针对一些学者对唯物史观的肆意歪曲和庸俗谬解,如简单地将其视为经济唯物主义,恩格斯在文中对唯物史观与经济唯物主义的不同之处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人类历史发展归根到底在于经济,这是前提和基础,而政治、文化等因素和条件同样具有反作用,只不过不是起着根本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他的回击维护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
列宁在1895年对唯物史观作了合理且科学的解释和概括。1915年,在《卡尔·马克思》中挖掘出了唯物史观的理论意义,一是唯物史观在探索和分析人类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这一现象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其产生的原因这一本质进行剖析;二是唯物史观比以往任何历史理论都更加重视对人民群众活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