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昆曲的兴衰沉浮——连绵逶迤的中国传统文化
 
更新日期:2020-10-30   来源:   浏览次数:22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起源和形成1、起源:从源头看,昆曲源于南戏。南戏是以南曲演唱的一种地方声腔,所谓南,是与宋金时期兴盛于北方的北曲杂剧相对而言的。元明时

 
(一)起源和形成
1、起源:从源头看,昆曲源于南戏。南戏是以南曲演唱的一种地方声腔,所谓南,是与宋金时期兴盛于北方的北曲杂剧相对而言的。元明时期,南戏更进一步在流传过程中与各地方言及民间音乐相结合,发展出多种不同风格的地方声腔。
2、创立:宋元南戏传到昆山地区后,与当地方音及民间曲调相结合,形成了富于昆山地方特色的声腔,在元末昆山音乐家顾坚的推动下,这种声腔有了长足的发展,从而演进为声名大著的昆山腔。
3、革新:明朝嘉靖、隆庆年间,魏良辅改革创新昆山腔——水磨腔。
昆山腔本来就有悠扬流畅特点,革新后昆腔吐字抑扬顿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这样把唱腔研磨的极其细腻,使旋律显得非常缓慢,仿佛在水里磨过一样,达到“音转若丝”的地步,世称“水磨腔”。在乐器伴奏上,昆腔采用箫、笛、笙等管乐伴奏,魏良辅改革昆腔时又增添了琵琶、三弦、筝等弦乐伴奏。革新后的昆腔,已具备了作为戏曲声腔的条件,但依然停留在清唱阶段,还没有用于戏曲演出。
4、搬上舞台:隆庆末年,魏良辅的弟子梁辰鱼首次运用革新的昆腔创作了传奇《浣纱记》,将昆腔推上了戏曲舞台。
(二)发展和兴盛
从明万历年间到清乾隆末,从昆山到苏州,从苏州到南京,从江南的地方剧种到帝都皇宫,昆曲很快从地方艺术嬗变为宫廷艺术,再演化成为全国流行的雅乐、国剧,独霸戏坛两百年之久。
如果说昆曲在其起源、形成时期更多地是同中国民间艺术紧密联系的话,那么在兴盛发展的过程中它则与一大批明清时代的文化精英结下了不解之缘。文人士大夫的介入使昆曲具有了超逸的美学品味和精致的艺术格局,从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又一个耀人眼目的文化奇迹。繁荣的表现如下:
1、昆曲创作繁荣,新剧作不断出现。
士大夫的文化修养,为昆曲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品位,许多唱词就是婉约优美的诗词,如汤显祖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都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也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流的作品,是昆曲中最精彩的部分。
2、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服装讲究、角色行当分工细致。
昆曲出现于明代,其服饰总体是以明代装束为基础,通过艺术化的处理而形成一套通用的穿戴规程。戏衣种类繁多,有帝王将相穿用的蟒袍,有一般官员穿用的官服,有书生穿用的蓝衫,有达官贵人常用的披等诸般样式。昆曲中角色行当也称为家门,就是针对演员所扮角色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等进行的类型划分。这一时期,昆曲在生、旦、净、末、丑五个总家门下,一共细分出了二十路细家门。角色行当不仅和舞台上的人物类型密切结合,而且与昆曲的表演程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程式是昆曲表演的主要术语,在昆曲舞台上,一歌一舞,皆有规矩,一翻一扑,不离程式。
3、花香不在多:从演出形式看,由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蔚然成风的折子戏。
折子戏的“折”原来是“场”的意思,后来折子戏指那些从整个戏中选取出来独立演出的单场小戏。这些戏在长期的舞台演出中逐渐脱离了原来的全本戏,情节虽不那么完整,却也别具一格,自成片段。折子戏中不仅有全本戏中关键性的情节,而且往往是戏剧性最强,演出效果可喜,角色表演集中,可供独立欣赏的节目。在长期演出过程中通过节选,一再加工琢磨,成为昆曲演出中的精品。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昆曲的兴衰沉浮——连绵逶迤的中国传统文化

下一篇: 昆曲的兴衰沉浮——连绵逶迤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