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任溶溶现象”
 
更新日期:2020-11-02   来源:   浏览次数:21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拔萝卜、拔萝卜,拔呀拔呀拔不动,《拔萝卜》这首歌的旋律是中国好几代人的集体童年记忆,然而鲜有人知晓这首歌的歌词脱胎于任溶溶译《俄罗斯民间故事

 
 “拔萝卜、拔萝卜,拔呀拔呀拔不动……”,《拔萝卜》这首歌的旋律是中国好几代人的集体童年记忆,然而鲜有人知晓这首歌的歌词脱胎于任溶溶译《俄罗斯民间故事集》。“《拔萝卜》在中国半个多世纪的流传过程中,从最初收录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一篇小故事,逐渐演变成了可述、可唱、可演的一部承载着中国几代人童年记忆的经典作品。”
任溶溶上世纪50年代左右发表第一首儿童诗,1956年以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声名大噪,曾创作过大量的儿童诗歌、儿童小说、童话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上世纪80年代,任溶溶凭借《你说我爸爸是干什么的?》一诗摘得“第二届全国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时隔20多年以后,任溶溶再次凭借在2008-2011期间创作的102首儿童诗结集而成的儿童诗集《我成了个隐形人》斩获“中国作协第9届(2010-2012)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在翻译中创作,在创作中翻译是任溶溶半个多世纪儿童文学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任溶溶是创作与翻译并重的高产作家,亦是译文堪比创作作品的高产翻译家。1949年前后到70年代末的三十余年间,是任溶溶职业生涯中引人瞩目的“俄译期”,“在解放后的17年中,全国的翻译工作者对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共426种,而任溶溶一个人的翻译就达30多种,约占翻译总量的8%。”1983年,60岁的任溶溶从供职多年的译文出版社退休后随即返聘,成就了许多英译汉的佳作。这期间的重要译作包括《柳林风声》《夏洛的网》、《安徒生童话全集》《奇先生妙小姐》(绘本)等一系列经典作品。
“任溶溶现象”受到学界关注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针对任溶溶幽默儿童文学创作的评论散见于期刊文章和儿童文学教程等。郑马的文章《“儿童文学交响乐团”出色的号手——访问任溶溶小记》和田地 、何平的文章《评任溶溶和儿童诗》、孙建江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导论》和浦漫汀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都对任溶溶儿童文学创作有一定篇幅的介绍和评述。“他翻译的作品总是那些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结合得较为完美,或创作上有独特风格的作品……译作文字通畅易晓……”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任溶溶现象”

下一篇: “任溶溶现象”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