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优质教学资源
1. 实施“厚基础-宽口径-广交叉”三维度渐进式课程体系优化
以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指标点为标准,反向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以资源环境保障并重的多目标、多功能的“大地质观”和以科学、技术、非技术融为一体的“大工程观”为指导优化课程体系,促进专业知识结构围绕“学生中心”实现更新。
专业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创新课程三个维度来完善和调整课程设置,在通识课程方面,增加数理化课程学分学时,强化基础;在专业课程方面,精简课程内容重叠、知识陈旧部分,增设灾害地质与环境地质、遥感地质学等与“大地质观”和“大工程观”相匹配的必修课,拓宽专业课程口径;在创新课程方面,注重交叉融合,与学科前沿交叉、与工程实际交叉、与新兴专业交叉,增加实际工程案例、学科发展前沿、跨专业课程等。通过系列改革,逐渐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广交叉”三维度课程体系。
2. 精品示范引领优质教学资源重构
以广西高校首门本科国家级精品课程《基础地质学》为示范,以点带面,建成以《遥感地质学》、《矿床矿相学》、《基础地质学》自治区精品课程、自治区一流课程和《构造地质学》校级精品课程为代表的优质课程群,同步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目前已建成《基础地质学》和《塑造地球的工程师-地质作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以及《地球科学概论》自治区级慕课,校级网络示范课程《环境地球化学》、《计算机地质》、《基础地质学》等。
启动“精品课程多媒体教材出版工程”,将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获得特等奖的《遥感地质学》和一等奖的《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地球科学概论》、《基础地质学实习教程》等4部多媒体教程公开出版。同时,实施“地学类实践教学系列教材出版工程”,先后出版《构造地质学实验教程》、《结晶学与矿物学实验教程》、《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等13部实践教材和2部理论教材。此外,依托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开发《计算机地质》等数字化电子教材,形成“立体化教材库”,进一步更新了教材资源。
以国家级教学团队为引领,通过内培外引,不断优化师资结构,目前形成了以创新教育型教师、工程教育型教师和企业导师并重的教学团队,专业共有全职教师3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11人;兼职教师25人,其中外籍教授1人、院士2人、八桂学者1人,知名企事业单位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教师22人,把国内外科学前沿和实际生产技能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二)以产出为导向,全面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1.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传统实践教学体系对资源勘查工程人才培养的能力层次针对性不强,“产出导向””不够清晰,培养效果欠佳。因此,提出能力导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路,创建了“三层次、目标驱动、多维保障”实践教学体系。根据目标层次的不同(认知、技术、创新层次),依托不同类别的实践平台(4类中心、2类实验基地、2类实习基地、1个博物馆)、设置多元化的实践模块(实验、实习、实训、竞赛、创新训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知识、岗位、任务驱动式),递进式培养学生的工程认知、工程技术和工程创新能力。
2. 重构实践教学资源
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融VR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一体,虚实结合,使学生身临其境完成原来难以实地实现的课程实验、实习任务等,有利于工程认知能力培养。
采用校-地协同、校-企协同等多种方式,积极将社会资源纳入实践教学过程,建立了多层次、多类型、跨区域校内外实习基地。首先,通过独立购房建设模式,完善原有灌阳地质填图实习基地的学习和生活条件;通过校企协同共建模式,新建佛子冲生产实习基地;通过租借模式新建广西珊瑚生产实习基地;通过学生参与企业生产任务的模式,协同广西和广东地勘单位建立3家新工科实践教育基地和6家卓越工程师实践教育基地,满足顶岗实习任务,培养实用工程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