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双文化框架启动与不同社交媒体展演
 
更新日期:2020-11-19   来源:   浏览次数:22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留学生由于深入接触到两种文化,常常具有双重文化框架。双重文化框架被组织在一个松散的结构中,运用一种文化框架的知识不意味着其他文化框架的知识被

 
 留学生由于深入接触到两种文化,常常具有双重“文化框架”。双重文化框架被组织在一个松散的结构中,运用一种文化框架的知识不意味着其他文化框架的知识被运用,这就允许双文化者自由地在两者之间转换。 留学生一般对两种文化均有认同,他们转换于国内外不同社交媒体,接触到不同国家的新闻报道,他们常常面临即使是同一个事件,中国与国外媒体的报道却截然相反。他们普遍反映在涉及中国的事件时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中看到的正面报道居多,而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则以负面报道为主。这其中就触发两种不同的文化框架,而文化框架是由不同的文化认同所决定的,再进而影响情境线索如何被感知和理解。社交媒体已经深刻渗透到青年人的生活,它不仅发挥着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功能,还常常成为社会动员与集结的重要平台,近些年来一些民族主义议题或者事件也频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甚至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发酵、动员并进行大规模的展演。在越南留学生在中国的文化适应过程中,绕不过的议题之一就是中越关系,如果说越战的历史对他们来说过于久远,那么近几年中国网络空间涉及到越南民族主义事件则是他们亲身经历的。受访者提及较多的是中越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一方面在谈到中国方面的做法时,他们能够调动更倾向于中国的角度来理解该事件。“这个跟政治有关,再说也不能全怪你们,因为你们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讲的,然后当然你们也会觉得这样的就是合情合理的,对不对?”。(LSZ)“这个是政治那方面,因为他们从小是这样子,就是在书上都是那么画的,然后你们在这里面的认知就是你们是有两个群岛”(ZXH)他们可以尊重中国人的看法,而且认为在实际生活中并不需要牵涉到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不满,他们更多的选择搁置争议。另一方面,在谈及越南方面的做法时,留学生又会调动作为越南人的文化框架,对于母国网民的民族主义行为表示支持和尊重。如访谈对象YCL谈及越南人对于南海问题在社交媒体的表态时称“我们也要尊重我们的国家,所有他们发的支持我们国家政府什么的我都点赞,支持对我们国家有利的想法。”
越南来华留学生能够切换两种社交媒体,并深知二者的优劣势。在涉及母国与寄主国的网络民族主义事件中,他们并没有利用自己掌握中文的优势涌入到中国的社交媒体如微博等上面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进行一种类似于中国网友“帝吧出征”的跨界表演。他们表示虽然是从微博上看到“中国,一点不能少”的地图,也看到众多明星、名人转发,但他们大多不愿意在中国社交媒体正面发言或者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要表达意见和态度等,他们更多会选择到在越南流行的Facebook或者Instagram等国外社交媒体。一方面,如前文所述他们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呈现防御性印象管理,不愿过多参与到寄主国相对敏感的网络事件中,如访谈对象YCL表示,“我不想发什么照片然后说什么明星偶像是什么什么,中国政府是什么什么,然后越南政府应该要做什么什么,我不太想的,我只是默默关注的,也就是太敏感了。我就是觉得如果我发那些图片说什么关于政治的方面我觉得也没什么好用”。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Facebook等作为全球媒介在全球化的网络空间的优势。表面上看身为外来者的留学生跟本地居民享有平等的表达权,但作为少数群体的离散者,相对于处于主流文化的“本地居民”而言,在话语权上明显处于弱势。越南留学生选择转换至全球化的网络空间来表达意见和观点。“我们也知道你们是用不了Facebook,好像我觉得那个动态是找到国际的帮助就是这样子,我觉得就是让国际也知道我们中越两边是有一个不一样的看法。就是因为国际人就是很少使用微博,主要是你们使用。”(ZXH)“Facebook是全世界的,微博只是在中国,我们表达我们的看法,对世界表达出来。”(YFY)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双文化框架启动与不同社交媒体展演

下一篇: 双文化框架启动与不同社交媒体展演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