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拟剧理论”的概念界定
 
更新日期:2020-11-23   来源:   浏览次数:42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欧文戈夫曼是美国当代社会学,他继承了鲁默的符号互动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在其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提出了拟剧理论,该理论融合了社会学、戏

 
 欧文·戈夫曼是美国当代社会学,他继承了鲁默的符号互动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在其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提出了“拟剧理论”,该理论融合了社会学、戏剧学以及美学等多个学科的概念, 从一个更为微观的全新角度研究人际互动,着重考察了个体在社会环境内部的互动和外部的互动。戈夫曼把社会中的人看作是舞台上表演的演员,从戏剧学的角度分析社会互动,他认为人们会利用各种道具和符号,按照预先设计的自己的形象来进行表演,并努力使表演取得良好效果,该理论的研究重点在于“互动”。
“拟剧理论”主要包括戏剧分析和印象管理两个维度的内容,戈夫曼将戏剧舞台的专业术语和社会学相结合,用戏剧语言来解释人们在社会系统中的的交往互动。舞台上的戏剧表演包括剧本、舞台、表演者和观众等多个基本要素,这些因素也同样是人们在现实大舞台表演的过程不可或缺的:剧本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凝聚,现存的社会规范和准则会内化成表演框架从而制约人们的角色设计和表演行为;“拟剧理论”侧重于互动,一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同时必然会和其他人产生有效的互动,因而表演者不单是指个体,也包括行为的互动者包括同伴或竞争对手等,他们可能是现实存在的,也可能是表演者自行想象的,因此, 在对个体社会成员的“人设”构建进行戏剧分析时, 需要对社会环境和其他影响个体有效互动的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戈夫曼借用戏剧表演中的“舞台”概念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表演空间称作“舞台”,并且把舞台分为前台和后台。他认为前台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存在,人们在进行角色表演的过程中一般倾向于表现的更为理想和完美以适应社会情境的要求和表演的预期设定。后台在戏剧表演中属于幕后,与前台不同,受到的控制和影响比较小,因而表演者更加倾向于“自发性主我的流露”。
戈夫曼认为,“我们是为了在他人心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而表演。”因此在“拟剧理论”还提出了印象管理策略,印象管理是指表演者在其他人心中塑造一个自己期望展示出的理想形象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个体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进行自我适应和调节的技巧表现。印象管理策略包括理想化表演、神秘化表演、误解表演和补救表演四类,其中神秘化表演是指与其他人群保持一定距离,使对方产生崇敬,一般多为社会地位较高的群体所用;误解表演指使别人产生错觉,得到一种假印象;补救表演通常用来应付一些非预期的突然行为;理想化表演是最常见也是最核心的一种策略,人们通过表演来掩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展示出理想化形象,从而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定义。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拟剧理论”的概念界定

下一篇: “拟剧理论”的概念界定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