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查证:《十三经》中使用过“荼”字的共21篇,其中《尚书》1篇,《诗经》7篇,《仪礼》1篇,《周礼》5篇,《礼记》2篇,《尔雅》3篇,《左传》2篇。按描述时间从公元前1604年到公元前489年,其中“荼”字只有一处是间接表述为茶树的字义,使用上表现出是对茶树味苦、花白、舒缓、杂乱等特征的使用。
1.《尚书》1篇
《尚书·汤诰》:“夏王来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尚书正义》:“罹,被。荼毒,苦也。”。《尚书》中的“苦”字分别在《盘庚中》(汝不忧朕心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钦念以忱,动予一人,尔惟自鞠自苦,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尔忱不属,惟胥以沈。)和《洪范》(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中出现,均在《汤诰》成书之后,《尚书正义》分别解释为“穷苦”和“焦气之味”。《汤诰》大约成书于约公元前1604年商汤打败夏桀对朝贺诸候的讲话。《盘庚中》是商朝中期盘庚要迁殷的一次讲话。《洪范》是武王伐纣成功后第二年箕子向周武王陈述“天地之大法”的记录。
2《诗经》7篇
2.1《诗经·国风·邶风·谷风》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毛诗正义》解释为:“荼,苦菜也。笺云:荼诚苦矣,面君子于己之苦毒又甚于荼,比方之,荼则某如荠。”“邶”是西周初期武王分封商纣王之子武庚的封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武庚、管叔、蔡叔作乱后国除。
2.2《诗经·国风·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毛诗正义》解释为:“荼,英荼也。言皆丧服也。笺云:……荼,茅秀,物之轻者,飞行无常……秀,本或作‘莠’。”“郑”是西周宣王于公元前806年分封其弟姬友的封地,在今陕西省华州区,公元前769年东迁至今河南省新郑市。
2.3《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毛诗正义》解释为:“其荼、樗云‘食我农夫’,则老人不食之矣……荼以为菜,樗以为薪。”“豳”在今陕西彬州、旬邑县一带,传说夏末商初时公刘在此建国。
2.3《诗经·国风·豳风·鸱鸮》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毛诗正义》解释为:“荼,萑苕也……笺云:此言作之至苦,故能攻坚,人不得取其子……予所捋者是荼之草也……《出其东门》云:‘荼,茅秀。’然则茅薍之秀,其物相类,故皆名荼也。”
2.4《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绵》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毛诗正义》解释为:“荼,苦菜也……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皆甘如怡也。”
2.5《诗经·大雅·荡之什·桑柔》
“维此良人,弗求弗迪。维彼忍心,是顾是复。民之贪乱,宁为荼毒。”《毛诗正义》解释为:“天下之民,苦王之政,欲其乱亡,故安为苦毒之行,相侵暴愠恚使之然……荼,苦,叶毒者。螫虫、荼毒皆恶物,故比恶行。”此处用法和《尚书·汤诰》相似。
2.6《诗经·周颂·闵予小子之什·良耜》
“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毛诗正义》解释为:“以田器刺地,薅云荼蓼之事……蓼是秽草,荼亦是秽草,非苦菜也……《释草》云:‘荼,委叶。’舍人曰:‘荼,一名委叶。某氏引此诗,则此荼谓委叶也。’王肃云:‘荼,陆秽。蓼,水草。”
3《仪礼·既夕礼》1篇
“茵著,用荼,实绥泽焉。”《仪礼注疏》解释为:“荼,茅秀也……皆取其香,且御湿……故与荼皆所以御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