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青春与现实二元对立的消解
 
更新日期:2021-01-18   来源:   浏览次数:45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现代青春片常常将青春与现实放在绝对的二元对立上。好像看清现实就是失去青春的开始,又或者说现实和青春是必然不能够共存的。这种僵硬的、莫名的敌对

 
 现代青春片常常将青春与现实放在绝对的二元对立上。好像看清现实就是失去青春的开始,又或者说现实和青春是必然不能够共存的。这种僵硬的、莫名的敌对状态成为了现代青春片的惯用伎俩。《后来的我们》中,北漂的爱情败给了现实。《同桌的你》中,林一出国跟周小栀面临分手危机,打败他们爱情的也是现实。周小栀嫁给了事业有成的男人,而林一依旧过着看似失败的生活。导演总是将现实有意无意地放在青春的对立面,这种模式化的二元对立在《无问西东》中被消解了。陈鹏可以追逐梦想,为国家献身,为核事业奉献青春,然而这并不跟他爱王敏佳冲突。的确,当时的年代背景下,情况跟如今有巨大差异。但不论面对何种社会,情人之间的分别离合可以发生在多种情况之下,现代青春片偏偏只喜欢挑一种方式去演绎。造成这种绝对二元对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没有彻底且全面地将人物从社会背景中塑造出来。现代青春片中的很多人物看似情绪、性格饱满,实则空洞单一。这是因为人物没有实实在在地“生存”在大环境下,也就是说,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没有让他从社会里“长出来”,而是把这个人物塑造成了以后,再放进社会里去。举个例子,《后来的我们》中的方小晓,一开始恋爱就必须要找北京户口,在北京有房的所谓成功男性。方小晓的这样的人物在当下是很常见的,但是这个时代的变化既然已经让现在的年轻人产生这样的思想,那这种想法必然是根深蒂固的,她如何又轻易爱上了一无所有的林见清呢?爱上林见清之后如何又转变了思维跟他一起奋斗甘愿过苦日子呢?又为何轻易放弃了这段爱情?因此方小晓这个人物一开始就是为了爱上林见清,为了凸显青春爱情的伟大而故意塑造出来的一个看似势力、现实、拜金的形象,以此来表现她为了男主放弃物质放弃虚荣的感人情节。这种为了迎合叙事而设置的角色是不能够被观众理解的,她的情绪变动会十分无理且僵硬。反观《无问西东》在角色的设置上就很符合时代背景,比如说王力宏饰演的角色作为那个年代的有志青年,要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战斗,在家庭和国家的权衡下选择大爱。张震饰演的角色作为现代青年,既有人性的正直和善良,又不免有这个世俗的现状所带来的对他人的怀疑和一些负面情绪,这种矛盾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不是为了叙事而叙事,更不是为了叙事而让人物去配合故事的走向。现代青春片没有能够将人物从现实社会中塑造起来,他们的成长经历似乎与社会无关,所以在面对现实的时候,才会出现激烈的冲突,因此产生二元对立。也就是说,人物本身与社会的关联性太小了,在他们进入社会之前,校园的恋爱太过于纯粹和美化,才会有这种与社会脱轨、与社会对立的感觉。它们都将故事发生的主要空间设置在校园,把整个故事背景封闭起来,抽离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斩断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给观众讲述的是一段被怀旧“萃取”了的青春,没有一点杂味。如此一来,校园成了单纯的保护伞,而忘记了除去校园这个乌托邦以外,他们本身也是从这个社会成长起来的、接受了这个社会教育的人。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社会事件的缺乏导致与时代融入感差。《无问西东》里的历史感是十分明显且厚重的,《芳华》也是如此。在《芳华》中插入了很多社会事件,比如文化大革命、毛泽东逝世、文工团解散、越战、改革开放等等,这些事件让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真正成为“一个时代的年轻人”,他们的成长轨迹有时代的影子和影响在,所以在面对现实的时候,无论是难以融入还是改变自我都显得十分合理。何小萍和刘峰作为质朴的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面对改革开放之后的资本洪流显得格格不入,那是因为他们成长在一个“学雷锋”的时代,接受过那样的教育。《无问西东》里的张果果,作为在物质社会的现代青年,保持初心显得难能可贵,这是因为他的家庭曾经在上一代接受过他人给予的生命的恩赐,特殊的家庭教育形成了他区别于他人的人格。近年来国产电影的时代感较为薄弱,即使偶有“非典”“申奥”这样昭示时代性的符号性事件穿插其中,大多也只是为了书写主要角色的感情进程,而非个人的生存或挣扎等深层问题。国产青春电影在个体记忆的书写上显得乐此不疲却又千篇一律,此种情形令人堪忧。所谓的“个体记忆”就是个人与社会的撕裂明显,与社会背景的脱节,单纯展现个人发展脉络。这就导致了国产青春片里所出现的人物经不住社会考验的情况,青春跟现实的割裂就是源自于青春中缺乏现实的参与。这种“去历史化”导致了国产青春片普遍缺乏立足于社会实际的重心,从而产生肤浅、表面化严重的问题。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青春与现实二元对立的消解

下一篇: 青春与现实二元对立的消解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