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流程工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更新日期:2021-02-05   来源:   浏览次数:42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产品、过程或系统的构思、设计、实践、运作以哪个环节为重点,取决于新工科人才的培养定位,构思、设计、实践、运作对应个4个侧重点,构思是一种纯理

 
 “产品、过程或系统的构思、设计、实践、运作”以哪个环节为重点,取决于新工科人才的培养定位,“构思、设计、实践、运作”对应个4个侧重点,“构思”是一种纯理论性的培养,当然很多创新也出自这种“构思”中;不少高校⑩针对“设计”环节进行工科人才的培养,也取得了不俗的经验,工业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设计”能力;“实践”完全取决于产线、取决于在产线现场的工作经历;“运作”要求就更高一些,系统的观点体现的更充分。
研究型大学,其主要面对未知世界,研究自主权要大的多,在课题设计、人员调配、资金获取、评价体系等方面有很多先天优势,“产品、过程或系统的构思、设计、实践、运作”不是他们的重点关注对象。
主要面向工程技术的高校,对“产品、过程或系统的构思、设计、实践、运作”的理解、掌控水平就直接决定了高校所培养学生的质量,学生毕业后要直接面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同学们毕业后能够直接参与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关键环节中去,这是学校的期望。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角度看,一个工科大学水平高低关键还是看这所大学对一些关键系统的参与、掌控、改进程度。很多高校在这方面做得较好,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目前高校教师主要是来源于高校自己的培养,这些教师在基础理论、单项科研中表现出色,但大多没有在特大型联合企业工作的经验,从过程、系统的角度考考虑工程问题,天然存在短板。
(2).一个特大型联合企业,其存在有一个很长的生命周期,一些工程问题的发生、研究、改进存在一个很长的时间跨度,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才能将各种问题暴露出来,目前高校学生实习所采用的实践模式只是一种过程的认知,很难领会一个过程的特点,“特点”的展现需要时间。
(3).过程的变化特点千差万别,即使是企业员工也不可能事先预设,这更增加了从过程角度培养学生的难度。
(4).系统的观点,应该贯穿工程培养的全过程,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不同的系统,针对产品、车间、生产厂、公司、行业等层面,存在不同的系统认知模式,高校培养的工科学生,最希望学生初步具备车间、厂级的系统观点,要熟悉一个系统,需要在不同岗位、不同关键环节、从不同角度进行系统的学习、实践。但目前的培养模式只是走马观花,难以达到这一点,主要是学生的课程设置、知识面、实习的深度及广度难以覆盖教学目标。
上述因素导致了生产现场对学生的评价是“经验差、眼光不行”,仔细分析上述问题的来源在于难以调和几个矛盾,也就是学生基础的脆弱性和现场要求实践性、经验性的矛盾;学生实习的短时间和工程表现的长时间、深空间的矛盾;要改进工科学生的培养,必须妥善解决上述问题。也就是在“过程或系统”的“构思、设计、实践、运作”上,开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和实践。
上述问题的实质是目前的培养模式难以让学生实现在有限的时间(可怜的实习时间)、有限的空间(实习地点、实习岗位)内实现“过程、系统”知识的有效积累。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学生同时改变,具体而言,通过改变校企合作的模式,实现产教的深度融合,着眼于通过“构建工程知识库提升流程工业人才培养质量”,将“过程、系统”知识的有效积累分散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实践模式的改变来改善现有工科学生的培养模式,探索解决学生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流程工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 流程工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