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思政课“三化五强”实践教学的“三化”理念
 
更新日期:2021-02-22   来源:   浏览次数:35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江西某高校在探索实践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线上+思维,形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江西某高校在探索实践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线上+思维,形成“三化”实践教学工作理念,助推“三全育人”。
(一)空间立体化,积极打造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立体空间,助推“全方位育人”。
学校积极拓展线上空间,强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新冠肺炎肆虐期间,该校思政课教师将主题教学、诵读教学、示范教学、情景教学和影片教学等搬上线上实施,教师们在线上讲授习近平关于抗疫的重要批示、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等,树立广大青年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紧跟党走”抗疫教学开展的有声有色。同时,组织青年大学生线上诵读“抗疫家书”,体悟抗疫战士的家国情怀,用抗疫文化夯实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根基。除了线上诵读,还有线下诵读、录制诵读视频作业等,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主题教学、视频诵读、提交作业、撰写抗疫家信等方式,延伸拓展了线上和课外实践教学空间,在“云端”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立体课堂。
该校利用“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契机,积极拓展第二课堂,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相整合,充分发挥挖掘其它专业实践课的思政元素,突破思政课教学只有思政课教学课堂的教学“孤岛”现象,打造学校“大思政”教学格局,实现思政课教学单位与宣传部、团委、学工处等校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紧密合作,实现实践教学与学生素质拓展、“三下乡”等活动的融合。同时,积极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强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习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学校充分依托江西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已有多个革命文化纪念场所作为实践教学基地;深入社会社区,深入了解民意国情,学校已与政府机构、地方社区开展合作,建立实践教学校外实践基地。从而,有效助推全过程育人指导思想的进一步落实。
(二)形式内容多样化,创新发展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载体,助推“全过程育人”
在形式上,学校实现了课堂讲授和课外现场教学相结合、教师主讲和学生自主相结合、理论宣讲和情感体会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而且每一种形式都赋予相应的学习内容,实现内容和形式相统一。通过课堂宣讲、场影教学、影像观看,经典诵读、实地参观、人物示范等,实现多样化教学的同频共振,对学生而言,在形式上实现了听、读、看、写、背等。从而使他们课内课外都“忙”起来,在根本上,扭转了思政课“课内忙、课外闲”的历史局面。例如,在《红色家书》诵读教学中,通过细化诵读教学过程,形成“红色家书”诵读教学“七个一”,即分一个小组教学,每组5-6人;下载一首诵读背景音乐;背诵一篇红色家书;统一诵读服装;录制一个诵读视频;参加一次现场考核;写一封家书,通过“七个一”诵读教学安排,实现课前有训练、有彩排,课中有学习,课后有作业,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和多元。
通过“这一主导的教育教学实践, 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精神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他们的情感受到了必要的陶冶, 人格得到了可喜的提升, 逐步走向全面发展的健康之路。” [2]同时,形式的多样化,丰富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实践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进一步提升,简言之,多维视角和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践行“三全育人”之全过程育人的思想。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思政课“三化五强”实践教学的“三化”理念

下一篇: 思政课“三化五强”实践教学的“三化”理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