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劳动教育地位的历史变迁:从附属走向独立
 
更新日期:2021-03-05   来源:   浏览次数:67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我国历来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但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教育方针的不同表述,表明了对劳动教育内涵及价值的不同认识。因此,梳理建国以来

 
 我国历来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但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教育方针的不同表述,表明了对劳动教育内涵及价值的不同认识。因此,梳理建国以来教育方针的发展历程,也得以窥见劳动教育在内涵、外延和价值意义上的历史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主要任务是恢复被连年战争破坏的国家面貌,进行经济建设,恢复人民基本生活,这一时期的教育也主要是“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而劳动教育显然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在1950年,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改革旧教育,建设新教育》报告中首次提出“实行教育与生产结合”的教育方针,将劳动作为实现个人与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利器,纳入教育体系中,在劳动中开展教育、通过劳动进行教育以及劳动推动教育发展。因此,严格意义上讲,此时的劳动只是生产,并不是劳动教育,更多地是作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手段,与教育相结合。1956年,毛泽东同志对教育方针做了更正:“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体育和德育二者都同从事劳动有关,所以教育与劳动的结合的原则是不可移易的。”可见,毛泽东同志将劳动作为儿童的身体发展和政治觉悟发展的重要途径,将劳动和教育(智育)结合起来,从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高度出发,赋予了劳动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价值。从此,劳动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开始了发展和变革,历经多次波折,逐渐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
1958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开始出现劳动教育政治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在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人们片面地将“劳动”理解为“体力劳动”,将“劳动者”理解为“体力劳动者”,过度重视体力劳动,忽视以教育为代表的脑力劳动,大肆批判脑力劳动者,导致教学效率的极端下降和教育事业的停滞和倒退。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邓小平强调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教育方针的论述,全面理解劳动,他提出:“不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是劳动者。将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更分不开了。”并于1981年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自此,纠正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对劳动的片面理解,以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作为根本方向,重新确立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关系,丰富了对劳动和学生德智体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将劳动作为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并开始认识到劳动对于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和价值。
1999 年,江泽民将“美育”纳入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提出:“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5]372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同时也对劳动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价值,从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和技能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1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形式,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劳动教育由单独设科走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了课程形式的整合发展。但直到此时,我国的教育方针中也没有明确提出“劳动教育”,将劳动提升到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相等同的地位。劳动始终作为保证思想方向,提升身体素质以及助于智力发展,从而促进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教育相结合,并逐步重视脑力劳动的价值,重视劳动的生产和经济属性。
2018年9月10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把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发展教育,提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新表述。劳动教育荣升为五育之一,已不单单作为德育和体育的从属,而其与智育的关系也从与其相结合转变为与之并列,其地位的上升是不言而喻的。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发展体系中,意味着劳动教育有了双重属性,它不仅是促进学生四育发展的手段和途径,它自身也是目的,旨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知识与技能,劳动价值观等。另外,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发展体系中,意味着对其与其他“四育”之间整体性联系的重视。因此,应从整体育人的高度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余四育之中,整体指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建国70年来,我国在理论与实践中探索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内涵及方式,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理论体系,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及外延,也在探索中渐渐明确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地位。总体而言,不同时期教育方针的不同表述,反映了劳动教育地位的历史变迁,从作为实现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到成为五育之一,从作为实现国家和社会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工具到成为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依托。劳动教育逐渐摆脱了其附属地位,走向了独立与融合;逐渐摆脱了其工具属性,凸显出人文价值。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劳动教育地位的历史变迁:从附属走向独立

下一篇: 劳动教育地位的历史变迁:从附属走向独立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