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升教师思政创新的素养
课程思政育人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但又离不开传统教学的理论支持。课程思政育人是要求授课教师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找到合适的专业课程教学切入点,让思想政治元素合理地融入到专业课程中,让学生在课堂中既掌握了理论专业知识,拥有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又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而教师作为整个过程的引领者,他们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很强的思想政治意识和高标准的道德理念。教师在这条思政育人改革创新的道路上,他们应时刻拥有课程思政育人的觉悟,不断提升自我思政育人教学的认知,切实做好思政育人改革。因此,要求每位高校教师在不断钻研新知识、新科研领域的同时,还要时常关注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和思想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一条适合学生的思政育人的改革道路,最终才能实现传播知识和思政育人的统一。
2 实现知识传播与思政育人的无缝对接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们的教学重点通常是课本上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得课堂枯燥无味,学生们的兴致普遍不高,并没有像预期那样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反而导致教学成效很低。对此,教师应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将思想政治教育合理地融入到课堂,让每位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发展对于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因此,教师们应努力探索每一个课程切入点,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让教学课堂在达到传授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又充满趣味性、思政性、育人性等。
2.1 历史人物生平背后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以许宝騄教授—奉献祖国、献身科学精神为例)
通过国内外学者不断地试验、发现和探索,才逐步形成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学科,由于他们的不懈努力和完善才使得这门学科越来越丰富和完整。在教授这门课时,得先让学生认识这门课。通过介绍相关领域科学家们的生平,让学生在了解这门课的同时,又体会他们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和献身祖国、献身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正式上课前,可以先引入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许宝騄教授的历史事迹,许宝騄教授一生都在为的统计科研做贡献。他在国外求学期间,专心学习,认真科研,使得他成为第一个被破格用统计实习的口试来代替学位要求的学生。他还推导出了霍太林提出的T2检验在一定意义下是局部最优的,该发现在N.P.理论和多元统计分析中都是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研究成果还为后面的多元统计分析和内曼-皮尔逊理论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奠基作用。他还证明出了似然比检验的优良性,又成为了一项重要发现。最令大家佩服的是,他在祖国危难之际,毅然决然放弃国外的大好前途,决心用自己的方式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统计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许宝騄教授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们看到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感受到他的爱国和勇于献身科研事业的精神,值得每一位大学生深思和学习。教师应该了解背后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游刃有余地将这些事迹融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接触新课程或新领域时也能体会到背后人物的付出,感受他们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同时也激励他们的创新、探索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2.2 知识点延伸下的德才兼备人才培养(以区间估计的双目标实现为例)
在课堂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传授新知识的时候,应多发掘学生们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和独立创造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发现知识到掌握知识这一过程不是被动的,是他们主动发现、探究和创造的过程,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他们不断发现再发现,探索再探索,创造再创造,不仅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他们的科研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对学术研究认真严谨的态度和不畏困难、敢于探索的精神。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教师可以把学生们引入知识的探索和知识背后思政的探索过程中,让学生们主动获得思政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