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抓取”概念词语类聚
 
更新日期:2021-03-12   来源:   浏览次数:52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攫(1)攫的词义《说文》:攫,扟也。又扟,从上挹也。攫的本义为鸟兽以爪抓取,后指人用手抓取。攫在《朱子语类》中凡3见,都为双音词。(2)场内

 
 1.攫
(1)“攫”的词义
《说文》:“攫,扟也。”又“扟,从上挹也”。“攫”的本义为“鸟兽以爪抓取”,后指人“用手抓取”。“攫”在《朱子语类》中凡3见,都为双音词。
(2)场内组合:攫取、攫拏。《语类》用例如:
若欲学俗儒作文字,纵攫取大魁。因抚所坐椅,曰:已自输了一着。(13,245)②
非是别有一个道,被我忽然看见,攫拏得来,方是见道。(13,229)
“攫取”的宾语为功名、道理等抽象事物。
(3)场外组合:无。
2.拿③
(1)“拿”的词义
“拿”出现较晚,大约在唐朝前后,《说文》未收“拿”字。“拿”本做“拏”,“拿”为异体字。《说文•手部》:“拏,牵引也。”又“挐,持也。”“拿”的本义是“用手抓取或握持”,如《老残游记•第四回》:“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拿着个双红名帖。”“拿”词义丰富,冯丽(2013)将“拿”类动词分为“抓取”义、“捕捉”义、“取得”义、“握持”义、“掌握”义五大词群,[1]10本文侧重“抓取”义。《朱子语类》用例如:
曰:譬如一盘珍馔,五人在坐,我爱吃,那四人亦都爱吃。我伸手去拏,那四人亦伸手去拏,未必果谁得之。(112,2737)
(2)场内组合:攫拿(见上文)。
(3)场外组合:无。
2.抓
(1)“抓”的词义
“抓”为后起字。《博雅》:“抓,搔也。又掐也。”“抓”本义为“搔”,在南朝已有“抓取”义,如《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足可搔而攫,手可搔而抓。”《语类》中的“抓”取“搔”义。《语类》用例如:
此等人,所谓不仁之人,心都顽然无知,抓着不痒,搯着不痛矣。(106,2656)
场内场外组合皆无。
4.取
(1)“取”的词义
《说文》:“取,捕取也。”“取”本义为“捕取”,引申有“拿”义。《语类》用例如:
问:古者取火,四时不同。不知所取之木既别,则火亦异否?(1,10)
如一江水,你将杓去取,只得一杓;将碗去取,只得一碗;至于一桶一缸,各自随器量不同,故理亦随以异。(4,58)
老苏只取孟子论语韩子与诸圣人之书,安坐而读之者七八年,后来做出许多文字如此好。(10,170)
《语类》中“取”的对象为客观物体(木头、水等)和抽象事物(言论)。
(2)场内组合:掇取。
只论乡曲,亦是公丈人行,安得如此?叫客将掇取秦兵曹坐椅子去。(121,2947)
(3)场外组合:取舍、取裁、取譬、博取、识取、取予、窃取、取索、索取、占取。试举几例如下:
学者苟于此一节分别得善恶、取舍、是非分明,则自此以后,凡有忿懥、好乐、亲爱、畏敬等类,皆是好事。(15,306)
“取”即“拿”,“取”“舍”反义连文。
问:“恐其过中失正而或流于异端。”如庄列之徒,莫是不得圣人为之依归而无所取裁者否?(29,743)
“取”“裁”近义连文,“取裁”义为“选取”。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也,能近取譬,恕也。(33,854)
“取譬”义为“打比方”。
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10,168)
如看此两段,须先识取圣人功用之大,气象规模广大处。(64,1592)
亦如伊尹虽“禄之天下不顾,千驷弗视”,到那一介处亦不轻取予。(52,2275)
“取”义为“拿取”,“予”为“给予”,反义连文。
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則丘窃取之矣。(34,855)
这是叵耐不叵耐,他事事敢如此邀求取索。(160,2650)
其有宫中秘藏宝玉之物,外人不得知者,虏人皆來索取,皆是宦者教之也。(111,2722)
“取索”“索取”近义连文并列结构。
今人以邪心读诗,谓明哲是见几知微,先去占取便宜。(81,2137)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抓取”概念词语类聚

下一篇: “抓取”概念词语类聚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