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典礼是校园仪式典礼的重要内容,其育人价值不应被忽视,在安排设计毕业典礼诸多环节是,可以从不同视角去探索育人功能实现路径。这里,笔者提出三个思考维度:一是基于价值引领再强化的视角,探寻家国情怀教育的实现路径;第二,基于身份归属再确认的视角,探寻爱校荣校教育的实现路径;第三,基于个体发展再触动的视角,探寻朋辈激励教育的实现路径。
基于价值引领再强化的家国情怀教育。家国情怀是生命个体对家国的情感依恋和责任感知,以及对家国一体的深刻体悟和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6]作为家国情怀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新时代,深入挖掘传统家国情怀中时代性、先进性的内容,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维度完善当代家国情怀内涵。应当说,无论是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还是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制”都离不开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需要公民身体力行与躬亲实践。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始终,作为高校“最后一课”的毕业典礼,通过设计毕业演讲、荣誉表彰等形式各样的环节,强化学生家国情怀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身份归属再确认的爱校荣校教育。毕业典礼中的爱校荣校教育是通过有针对性地教育方法和途径,帮助大学生了解与热爱自己所在的学校,为学校争荣誉做贡献,从而达到思想上亲近学校、情感上认同学校、行动上爱护学校的教育目标。高校毕业典礼作为学生最后一次的集中授课与精神洗礼,通过设计爱校荣校相关仪式流程,激活学生爱校荣校情结,将具有多个维度的价值意义。一是激发学生荣誉感归属感。学生毕业离校前的身份属于在校生,通过观影毕业纪念视频、聆听师长寄语、感知典礼现场氛围等多个方式,回顾曾经学习生活点滴,畅想迈入社会的各种可能,从而进一步获得荣誉感归属感。二是扩大学校影响力吸引力。学生即将毕业离校,身份即将转化为校友。校友历来都是母校的金质名片。通过毕业典礼,构筑母校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大学与校友共生共荣的重要前提。三是形成学校赶超发展不竭动力。根据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名,近40年来,全国高校累计接收校友捐赠总额363亿,清华大学校友捐赠突破47亿,问鼎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名冠军;北京大学第2;中国人民大学第3。一些“双非”大学如深圳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也都收到校友过亿捐赠,跻身全国前50强。一定程度上讲,校友反哺、支持母校已成为评价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