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作为同门的皇甫冉与戴叔伦
 
更新日期:2021-03-15   来源:   浏览次数:64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今江苏镇江),生卒确切年份不详,据陶敏先生考证,生于开元六年(718),卒于大历六年(771),是大唐肃代二朝知名诗人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今江苏镇江),生卒确切年份不详,据陶敏先生考证,生于开元六年(718),卒于大历六年(771),是大唐肃代二朝知名诗人,同时代的高仲武选编《中兴间气集》时,对皇甫冉无论从收诗数量还是诗歌评价给予了重视,他的《巫山高》一诗更被赞为“独获骊珠”。戴叔伦,字幼公,一字次公,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据权德舆为其所撰《唐故朝散大夫使持节都督容州诸军事守容州刺史兼侍御史充本管经略招讨处置等使谯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戴公墓志铭》(以下简称《戴公墓志铭》,《全唐文》卷502)记载,戴叔伦开元二十年(732)到贞元五年(789)在世,于唐代大历贞元诗坛享有盛誉。
虽然年龄上相差了十几岁,皇甫冉和戴叔伦确有同门之谊,二人都是中唐著名古文家萧颖士的弟子。萧颖士,兰陵人(今江苏常州西北),《新唐书》本传记载,天宝元年(742)颖士罢秘书正字,客居河南濮阳开帐授徒,时称“萧夫子”,声名远播海外。史书有明确记载的萧颖士弟子共二十多人,包括独孤及、刘太真、刘太冲、尹征、王恒、卢异、卢士式、贾邕、赵匡、阎士和、柳并、柳淡、李阳、李幼卿、皇甫冉、陆渭、戴叔伦、刘舟、长孙铸、房白、元晟、姚发、殷少野、郑愕、陆淹、相里造、息夫牧等。其中皇甫冉曾受萧颖士及其好友李华的提携,“颖士乐闻人善,以推引后进为己任,如李阳、李幼卿、皇甫冉、陆渭等数十人,由奖目,皆为名士。”(《新唐书·文艺中·萧颖士传》)“华爱奖士类,名随以重,若独孤及、韩云卿、韩会、李纾、柳识、崔祐甫、皇甫冉、谢良弼、朱巨川,后至执政显官。”(《新唐书·文艺下·李华传》)而戴叔伦更是萧颖士的入室弟子,权德舆《戴公墓志铭》中说:“(戴叔伦)初抠衣于兰陵萧茂挺,以文学政事见称于萧门。”梁肃《唐故朝散大夫都督容州诸军事守容州刺史兼侍御史中丞封谯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戴公神道碑》(以下简称《戴公神道碑》)也明言:“公聪明好学,能属辞。兰陵萧茂挺名重一时,罕所推揖,拔公于诸座之上,授以文史,由是令闻益炽。”
尽管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皇甫冉和戴叔伦是在同一时间段求学于萧颖士帐下,但是作为同门的二人也有着诗文的往来。戴叔伦曾作《宿城南盛本道怀皇甫冉》,遥寄远方的朋友:

暑夜宿南城,怀人梦不成。高楼邀落月,叠鼓送残更。
隔浦云林近,满川风露清。东碕不可见,矫首若为情。

大历七、八年(772,773)前后,戴叔伦在长沙任湖南转运留后,在京口一带送皇甫冉之弟皇甫曾秩满归洛阳:

潮水忽复至,云帆俨欲飞。故园双阙下,左宦十年归。
晚景照华发,凉风吹绣衣。淹留更一醉,老去莫相违。
——《京口送皇甫司马副端曾舒州辞满归去东都》

二人师出一脉,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比如从政经历。皇甫冉于天宝十五载进士登第,知贡举是萧颖士的好友礼部侍郎杨浚。安史之乱爆发后,皇甫冉避地江南,至德二载(757)调为无锡尉, 四年后(上元二年,761年)归隐阳羡(今江苏宜兴),广德二年再至京洛,不久入王缙府,为节度掌书记,后从王缙之徐州,仕终拾遗,右补阙。这样的地方官加幕府文员身份也同样适用于戴叔伦的生平记录。叔伦天宝十载随萧颖士进京,入国子监习业,安史之乱时隐居金坛,宝应元年(762)前后入京,因刘晏表荐授秘书正字,辟在幕府。大历元年(766),刘晏复以户部尚书充诸道盐铁转运使,表叔伦为湖南转运留后,督赋荆南。建中元年(780),戴叔伦出任东阳县令,开启了他的循吏生涯,两年后因政绩卓著,考课全州最优,升大理司直,受湖南观察使幕府之辟,先后任湖南转运使留后,河南转运使留后。兴元元年(784)授抚州刺史,“耕饷岁广,狱无系囚”(《戴公神道碑》)。贞元四年(788)诏命容州刺史容管经略使兼御史中丞,抚州为其立遗爱碑,载其治抚之美政。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作为同门的皇甫冉与戴叔伦

下一篇: 作为同门的皇甫冉与戴叔伦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