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身份论是由陈新仁教授在其相关讲座及2008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首次提出,指的是语境化的、语言使用者有意或无意选择的自我或对方身份,以及说话人或作者在其话语中提及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他者身份(陈新仁2013)。由于交际者并不是在会话的某一特定进程中同时建构多种身份,因此用于当下交际的动态在线身份才构成本研究的语用身份(袁周敏、陈新仁2013)。在交际过程中,语用身份的建构具有可变性、商讨性和功能性。可变性一方面体现在交际者社会身份的多元性上,另一方面也体现为实现各类身份的语言资源的可变性上,说话人从其多元身份中恰当的调用某一身份作为语用资源有利于实现说话人的交际需要(袁周敏2014)。商讨性体现为说话人的语用身份并非事先给定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协商过程。说话人的某一话语阶段的语用身份是在特定语境中从其若干身份中选择出来的(同上)。功能性是指拥有特定身份的主体有意识的调用标记身份的语言资源来实现其特定语境中的交际需要(同上)。
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很多学者开始研究各类话语中的身份建构问题,例如家庭会话中个人身份的建构(Tannen等2007);语言顺应论视角下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以医疗咨询会话为例(袁周敏,陈新仁2013);商业广告身份套路的批评语用分析(陈新仁2018);医患门诊会话中回声问的语用修辞功能研究(张帅,龚卫东2018);学术互动中答辩人的语用身份构建(李娜2019);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语用身份建构及顺应性——以《非正式会谈》为例(王莹,崔秀珍2020)。这些研究从不同方面讨论了身份建构的语言形式与策略,但对于话语与身份建构的互动关系仍然缺乏合理的分析和解释框架。因此,要全面分析和解释身份是如何通过话语建构的,就要研究说话人和听话人是如何在具体语境中,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和需求,变换其语用身份并发挥其语用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