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医患沟通与技巧课程背景
 
更新日期:2021-04-21   来源:   浏览次数:35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在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1988年、1989年的《爱丁堡宣言》和《福冈宣言》中关于医生的培养教育里分别明确提出,每个患者所期待的医生应是一名被培养成为专

 
 在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1988年、1989年的《爱丁堡宣言》和《福冈宣言》中关于医生的培养教育里分别明确提出,每个患者所期待的医生应是一名被培养成为专心的倾听者、细致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的有效的医师。而人际交往能力的不足是导致医师无效的主要缺陷。“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做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的表现”。2008年,我国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开始纳入医患和人际沟通的具体目标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各大医学院校纷纷新设了“医患沟通与技巧”这门课程,开展了多种有意义的探索,其核心问题往往集中在基于共情能力提升目标下的沟通技巧的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往往集中在课程本身的体系化建设问造成的学生课堂学习动力不足、教师的师资能力参差、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脱节、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等方面。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医学教育中的医患沟通教学研究数据看,在现代医患沟通教学中影响医学生学习效果的显著因素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学生在刚进入临床学习及学习的最后一年,一是学生学习实践过程中的榜样力量,二是学生对自身专业水平不足导致的不安全感和紧张情绪,尤其在他们遇见“困难”患者的时候更是如此。随后进一步研究表明,贯穿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思能力对以后形成的共情能力、医患沟通能力都有着显著意义。
这让我们进一步思考,作为贯穿未来医生职业生涯中的必备共情与沟通能力,我们的医患沟通教育如何始于一门课,又不止于且能始终贯穿于医学生乃至医生的终身追求中,真正从“何为医,为谁医,如何医”的思想意识教育中践行引领医学生的成长。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医患沟通与技巧课程背景

下一篇: 医患沟通与技巧课程背景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