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好莱坞劲敌:魏玛“UFA”电影制片厂
 
更新日期:2021-04-23   来源:   浏览次数:53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魏玛共和国的UFA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电影制片厂,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和好莱坞相竞争的电影制片厂。一战期间,大量的反德电影在国际上广泛传播,尤其是美国

 
 魏玛共和国的UFA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电影制片厂,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和好莱坞相竞争的电影制片厂。一战期间,大量的反德电影在国际上广泛传播,尤其是美国的加入,使这些仇恨德国的电影在协约国和中立国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17年4月7日,时任帝国议会议员的古斯塔夫·施特莱泽曼发表了关于“德意志电影海外宣传”的讲话,在战争期间大力支持用电影来宣扬泛日耳曼主义。此后德国政府开始组建自己的电影力量来对抗反德电影。1917年12月18日,德国政府将国内主要的电影公司:迈斯特电影公司、戴维森联盟以及“北欧”旗下的一些公司合并,在距德意志帝国议会不远的副总参谋部成立了新公司环球电影股份有限公司(“Universum Film A.G.”),简称“UFA”,音译为“乌发”,注册资本总额2500万马克,其中德意志帝国占30%的股份,一举成为当时欧洲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最现代化的电影制片厂。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德国逐渐成为欧洲最大的工业化国家,为德国电影的工业化提供了丰厚的土壤。1893年,奥托玛·安许兹发明的电光速视镜参加了美国芝加哥的世界博览会;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公开放映两月之后,德国的斯科拉丹诺夫斯基兄弟就在柏林冬日花园举行了欧洲的首次公开售票放映活动;奥斯卡·迈斯特更是集放映机和摄影机发明家、制造商、导演、编剧、制片等多个电影职位于一身,并建立了德国第一个人造光摄影棚。乌发电影公司成立后,迈斯特出任了公司董事会董事和技术顾问,为德国电影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迈斯特的带领下,乌发扩建了其在新巴贝斯伯格和腾珀尔霍夫的制片基地,并配备了当时欧洲规模最大、最精良的摄影棚,其制片厂一度成为技术现代化的象征地,开始与好莱坞并驾齐驱。一战之后,乌发从政府、军队的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毫不迟疑的投身到市场利益的竞争当中,把自己的商业帝国版图扩展到整个欧洲。1921年,乌发合并了德克莱放映股份有限公司(正是该公司制作了表现主义先锋电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顺便将德克莱旗下的电影人才招致麾下,包括知名导演:路德维希·贝格、弗里兹·朗、茂瑙;天才编剧蒂娅·冯·哈波、卡尔·迈耶及一大批知名演员。德国乌发众星云集,创作了当时一大批享誉国际的影视作品。得益于财政实力优势、电影制作资源的系统化、工业化,以及一大批杰出的电影艺术家,到1923年,乌发被公认为欧洲电影行业之标准并声名远扬。
乌发公司成立初期,就认可了超级娱乐长片,并且推崇意大利式的奇观,尤其受《暴君焚城录》和《卡比利亚》的影响,此举很像今天的好莱坞。比如乔·梅伊的《真理德胜》和刘别谦的《木乃伊》、《杜·巴里夫人》。之后承袭《卡里加利》的表现主义,并得益于摄影棚、灯光、布景等多方面德国电影技术的进步,乌发更加相信宏大叙事制作的魅力。此外乌发还不断兼并小公司和购买股权,这一系列资金的消耗最终导致乌发入不敷出。比如茂瑙的《浮士德》和朗格的《大都会》使乌发大规模超支。1925年12月,乌发不得不签订了“帕鲁法梅协议”,接受米高梅和派拉蒙提供的贷款,代价是出让他们影院的放映权,与美国分销国内电影市场。欧洲的桥头堡乌发逐渐被好莱坞攻陷,德国的表现主义电影运动也随之走向尾声。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好莱坞劲敌:魏玛“UFA”电影制片厂

下一篇: 好莱坞劲敌:魏玛“UFA”电影制片厂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