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鲁法梅协议的签订,导致众多德国电影人离开乌发奔赴好莱坞。到了1933年,被德国驱逐的犹太裔德国人也“大规模”迁徙到美国。其中包括埃里希·鲍默、F.W.茂瑙、恩斯特·刘别谦、杜邦、弗里兹·朗等等。德国艺术家和技术工作者的这两次移民,都对美国好莱坞的壮大和繁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欧洲导演的鉴赏力能够提高好莱坞电影的水平。巅峰时期的默片展现了电影的艺术前景,而它之后的发展则需要那些公认能带给电影美学附加值并让电影作品带上自己风格的人。”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尤其是茂瑙的作品,是好莱坞电影人所崇拜并竭力模仿的风格的典型。1924年,他与《卡里加利》的编剧卡尔·梅育合作了《最卑贱的人》(考虑到美国的市场,最后上映时改为《最后一笑》),这也是他与乌发的第一次合作。片中有很多移动摄影的经典片段:片头摄影机乘电梯下降,穿过酒店大堂来到门口;片中强宁斯在女儿婚礼上借酒消愁,透过酒杯看到各位变形、扭曲、失去常态的宾客,摄影机也如醉汉摇摆极富视觉表现 。该片显示了摄影师卡尔·弗洛因德壮观的跟拍技巧和对主观镜头的内心探索,见证了茂瑙对摄影机的解放。《最卑贱的人》中以视觉结构进行心理叙事的观念启发了好莱坞,成为历史上室内剧的里程碑杰作。
1926年七月,才华卓越的茂瑙受福克斯邀请来好莱坞发展,拍摄了第一部影片《日出》。此片也是造型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并获得了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他在拍摄此片时,从德国请来了作家和布景设计师,采用了很多德国风格的繁荣景象,同时融合了好莱坞的魅力,包罗万象,兼容并蓄,形成了一种温和的、纯粹的表现主义。美国导演约翰·福特和弗兰克·鲍沙其都为福克斯电影公司工作,在二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对茂瑙的表现主义明显地模仿,比如福特的《七重天》和鲍沙其的《马路天使》。1935年,福特所拍摄的影片《告密者》是另一部忠实模仿表现主义的佳作,被奉为好莱坞艺术电影的代表。
福克斯公司并非好莱坞唯一一家把“表现主义”或“德国派”美学引进并传接下去的大片厂。环球公司当时的负责人莱姆尔也曾邀请德国导演去拍长片。 巴克斯特以比较概括的口吻断言:“美国奇幻电影(包括灵异电影、恐怖电影和科幻电影)的历史,乃是受他国电影影响并加以吸收的历史。”而他国电影的范本主要是德国电影。一直到今天,将奇幻题材或奇幻类型片分派给欧洲导演拍摄,依旧是好莱坞不自觉的做法。即使遇上美国导演处理这种类型片,也常常会暗示或明示他们所借鉴的素材和模式来源于欧洲,可见上世纪初期的欧洲电影文化对如今好莱坞的奇幻、黑色、恐怖等类型片影响深远。
20世纪20年代的柏林,可以说是整个欧洲文化的中心,魏玛共和国动荡的国内局势反而催生出了繁荣、璀璨的艺术思潮。德国表现主义虽然在文艺历史的长河中只有短短一瞬,却在现代绘画、文学、音乐、建筑等多个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尤其在电影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成长时期,表现主义鲜明的视觉景观和深邃的心理描摹再一次挖掘出了第七艺术奇观的、精神的、无可代替的魅力。战争的摧残,政治的迫害,艺术的交流,逐渐将表现主义电影的宝贵财富转移到更加成系统规模、科学高效和开放自由的好莱坞,奇观的视效与怪诞的心理悄无声息的流入了奇幻片、科幻片、怪兽片、恐怖片、黑色片等不同类型电影的经脉中。在现代科技与艺术齐头并进的美国实验理想之地,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继续激情地探索电影的未来,最终造就了体壮健硕的好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