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文化是和人类并行的一个概念,自从人类产生之后,文化就同时产生了,人类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中国最早出现文化一词,是在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辞海》中对文化的概念是这样阐述的:“文化,广义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收获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物质形态。”从《辞海》的解释中,可以看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能在广义上算作一种文化。是一个政治、经济、风俗、礼仪、思维、行为等的综合性的概念,它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的文化更是无比辉煌灿烂,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地方。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人们将中华文化分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从概念上讲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特征。例如“儒家思想”“道教”“春节”等一系列中国古代就形成的思想、风俗。
现代文化就是“能促进社会整体和人的自身现代化的文化发展形态”。主要指的是工业话以来产生的新文化。现代文化在一个民族文化中所占的比重,是民族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中国目前社会上形成的新型思想理念、道德标准、行为准则等,都是属于现代文化的范畴。
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并不是割裂的两部分,传统文化不应当裹足不前,应该在保持其特色的前提下,寻求新的活力。现代文化是从传统文化发展过来的,不应一味追求西方文化,而忽视传统文化。
2 文化与汉语教学
中国是一个在文化思想层面没有断层的国家,现代文化中的很多现象依旧滥觞于传统文化。对于留学生来说,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就能理解一些汉语的语用,有助于他们融入中国人的现代交际生活。例如,称赞别的的时候,中国人会回答“哪里哪里”,“没有没有”,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回答“谢谢”,但是其实心里还是不好意思的。甚至,在表情包文化里,出现了“否认三连”(A夸B,B内心活动: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三个否认连用,因此为“否认三连”),配图是一个人在摆手,表示拒绝。这个情况说明,在现代中国社会,在交际方面虽然英语语用确实对汉语有了影响,但是中国人骨子里还是保留了一些传统思想。这些思想不一定在日常交流中一定会出现,也不一定会非常典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丢失了这样的习惯,在一定的契机下,依旧会表现出来。因此,传统文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中国现代文化也同样重要,因为现代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是新兴的文化,具有传统文化没有的活力。同时,它也是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生活能亲自体验到的文化,具有生活化气息,富有感染力。比起遥不可及只存在于书本博物馆中的传统文化,亲身实践触摸到的文化,更加有实际的意义。并且,了解中国现代文化有利于他们的实际生活,比如现在中国人出门用“支付宝”“微信付款”,买票也可以在微信上购买。如果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这些现代生活中存在的新兴文化,能极大地方便留学生的生活,改变他们对中国原来的印象。
同时,由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一脉相承的关系,笔者认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教学中不应该太过割裂,尤其是在介绍传统文化的时候。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形象、思维方式,是我们中国人能够自称为“中国人”的根本原因。因此,在传统文化教学的时候,非常有必要向学生说明,这一传统文化它体现了中国人怎样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怎么在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甚至在现代中国,它具体表现为中国人的什么思想、什么行为方式。就例如前面说到的“否认三连”,中国人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表情包,为什么会否认别人的赞美,原因可能得追溯到我们的儒家文化中的“谦逊”。那么,在介绍儒家文化的时候,完全可以举这个在生活中留学生会遇到的情景,来解释儒家背后的内涵。
同样的,在教学生一些现代文化的时候,可以解释一下它们产生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