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作品本身
《喜宝》能被两次改编为电影,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出了亦舒对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女性身份的探讨。姜喜宝被勖存资选中当情妇时她是高兴的,这一情节符合香港金钱社会的普遍认同:“女性的身份只能建立与社会主导价值观——中产阶级男性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之上。”但是亦舒在作品中也展现出两性关系的平等,喜宝为了金钱出卖自己的做法固然不好,但是她在和勖存资的两性关系之中,保持着自我,她在物质上是依靠勖存资的,但是在感情上面勖存资不是她的全部。
(二)历史原因
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由来已久,早在1933年,矛盾的《春蝉》就被夏衍改编为电影,我国第五代导演的众多电影都是取材于文学作品,例如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冯小刚导演的《永失我爱》改编自王朔的同名小说《永失我爱》。所以在1988年亦舒作品《喜宝》被改编为同名电影也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那么在2020年亦舒的喜宝再次被改编为同名电影也是时代的选择,在距离第一次被翻拍已时隔三十多年,这期间也有不少作品被反复拍摄,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被翻拍六部之多,《这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上映后不久就被日本导演长谷川康夫翻拍。赵宁宇在“原创”与“翻拍”中指出,电影的翻拍是站在人类文化成果的肩膀之上,这也是符合电影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三)社会原因
1.社会审美的变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对于电影的观看审美有了新的要求,我们在现在在观影方面追求画质的高清,包括后期的剪辑配音以及电影滤镜的使用,我们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喜宝》诞生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关于影视制造的各个方面都相当成熟了,但是在当今社会看来《喜宝》这部电影在技术上有不小疵病,比如画面模糊,后期配音对不上口型,拍摄手法略显单一,不能给我们带来很好的观影感受。
2.资本的选择
当有第一部小制作但是有大收获的电影出现时,资本市场就会开始投资这类电。《喜宝》小说本身可以说时亦舒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就有很多的书迷,再加之早在1988年就已经改编过一次电影,当时黎燕珊塑造的喜宝形象很受大家的喜爱,这部影视作品也有粉丝基础,这样的作品很容易打开市场,被选择翻拍也是意料之中,在传出翻拍之时就有了很大的讨论与很高的热度,最后以1.3亿的票房收官,也算不负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