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理论课是引导学生积淀人文素养、塑造正确“三观”的重要途径,在当下人员流动极为频繁的时代背景下,增强学生的地域身份认同也是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和价值要求。
(一)地域身份认同教育是高职培养地方人才的现实诉求
1.高职教育培养地方人才的现实诉求
高职院校是培养“德技双修”专业技能型人才、地方人才的主阵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中指出“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为本地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服务,最主要的要能将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留得住人,留得住心。如何留?更好的方法是运用深远持久的文化和情感的影响力。通过在高职院校内,将地域文化与思政理论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将具体的文化资源与教材内容相融合,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提升思政理论课堂教学亲和力的同时,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共鸣,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同时加深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形成地域文化认同,通过文化认同的加深带动情感的深化,进而上升为地域身份认同。
2.地域身份认同是培养地方人才的重要情感支撑
地域身份认同是个人对自我身份的清晰界定,是个人对地域较为深沉的情感的依恋,既有对原住地身份的加深,也有后期对新地域身份的逐渐认同。高职院校生源相对较为集中,大多来源于高校所在地以及周边城市,地域文化相近,风俗习惯也没有较大差异,所以在地域身份的形成过程中,对高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认知有一定基础,对地域身份认同的形成创设了较好的契机。通过加强地域文化与高职思政理论课堂教学的融合,深化地域身份教育,以文化和情感来培养地方人才。
3.地域身份认同是地方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通过地域身份认同留得住人才是初步目标,实现地方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才是长远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持续不断的开展地域身份教育,以高职思政理论课堂为主,各人文课程为辅,强化地域身份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形成明确的地域身份观,使得人才能够留得住,这也是应对当下大学生在工作中流动较为频繁的一项举措。所以,地域身份教育的影响应从长远视角加以分析,它所产生的影响并非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较为持久和深远的,是能够留得下人才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地方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在影响因素。
(二)地方优秀文化融入思政理论课程是增强地域身份认同的必然选择
1.地域文化认同是地方优秀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程的价值意蕴
高职思政理论课程融合地方优秀文化,最基本的价值意蕴是引导学生形成地域文化认同。通过多种形式将地域文化融入到高职思政理论课程教学中来,引导学生加深对当地文化的认知,在具体的课程讲述以及实践教学活动中加深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我们在具体课程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地方文化融入高职思政理论课程的目的只是为了辅助教学,哪些案例好用用哪些,这种错误的认识忽视了课程与文化融合的深层目的。高职院校是培养地区性专业人才的主阵地,将地方优秀文化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来,运用文化软实力加深对地域的认识,在对地域文化认知不断加深中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学生,形成对文化的认同。
2.由地域文化认同到地域身份认同是地方优秀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程的价值深化
引导学生在地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形成地域身份认同,这是地方优秀文化融入高职思政理论课程的价值深化和深层意蕴。优秀文化与思政理论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直接目的是为了加深对课程理论的深度理解,以及地域文化的认知,但是并非尽于此,还要为满足当地人才需求服务。而留住人才的方式并非仅靠看得见的政策,还需要看不见的地域身份认同。地域身份认同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地域文化认同基础上不断深化形成的,而这正是地方优秀文化融入高职思政理论课程的深层和长远目的。可以说,由地域文化认知到认同是地方优秀文化融入思政理论课程教学的第一次飞跃,从地域文化认同到地域身份认同的提升是第二次飞跃。
加强高职院校地域身份教育,并非引导学生形成狭隘的身份观。地域身份认同与国家认同是辩证统一的,对国家身份的认同是地域身份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地域身份认同是对公民身份认同的细化和补充。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形成地域身份认同的基础上还要上升到公民身份的认同,这是思政理论课程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