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运用地方优秀文化融入高职思政理论课程,增强地域身份认同
 
更新日期:2021-04-28   来源:   浏览次数:40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及教学机制建设等方面出发,推进地方优秀文化与高职思政理论课程相融合,加强学生对地域文化的理解

 
 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及教学机制建设等方面出发,推进地方优秀文化与高职思政理论课程相融合,加强学生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加深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信服感和认同感。
(一)加强思政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高职思政教师的地域文化培训
加强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地域身份教育的关键和前提在教师,加强高职思政理论课程教师的地域文化培训,是有效开展地域身份教育的首要条件。首先,通过多种形式的地域文化培训,加深思政理论课教师对地域文化的认识深度。邀请地方文化研究专家组织讲座,面对面进行文化交流,在理论层面上提升对地方优秀文化的认知深度和广度。搭建地方文化研究中心与高职院校的交流平台,邀请文化研究专家从优秀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核、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等方面进行地方优秀文化的全面培训和学习。其次,经常组织教师到文化景区和研究基地实地参观,直观感受地方优秀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情感上加深对地方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运用自身参观学习的图片和经历补充课程资源,带领学生更为直观地认识地方文化。再次,教师队伍内部研讨和交流,将自身对地方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进行交流分析。通过教师间的交流与探讨,以及集体备课活动,实现地方文化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形成较为统一且有效的课程教学体系,形成地方优秀文化与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系统融合。此外,组织和开展思政教师队伍通过课程微课形式对地方优秀文化进行宣传,在强化融合效果的基础上,使得思政教师能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地方优秀文化的宣传,潜移默化的形成地域身份认同。
2.吸收有地方文化专长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可以将有地方文化专长的研究人员纳入到兼职队伍行列中来。在充实思政教师队伍的同时,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专长优势,带领教师队伍实现对思政理论课教学与地方优秀文化相融合的深入研究。有文化专长的研究人员对地方优秀文化的研究更为系统和透彻,将这一部分专业研究人员纳入到兼职教师队伍中,一方面通过专、兼职教师的共同教学,引领学生更为系统、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地方优秀文化;另一方面,专、兼职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探讨,加深思政理论课专任教师对地方优秀文化的认识与分析,更好地、更为准确地运用地方文化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二)开发地方优秀文化资源,优化教学供给
1.充分整合地方优秀文化与课程教学资源
一方面,充分挖掘地方优秀文化资源,既要注重广度,更应注重深度。在具体的地方优秀文化中,一个具体的案例和事迹往往渗透着多种精神价值。如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其中所蕴含的既有爱国情怀,也有理想与信念教育等,所以充分挖掘和整合地方文化资源的同时,更应注重地方优秀文化的深度,充分挖掘其精神内核。另一方面,将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通过爱国情怀、职业精神、美德传承等模块整合教育资源,将地域优秀文化与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相融合,针对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在加深对地区优秀文化资源认知的基础上,加深对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在挖掘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的同时,还应不断整合课程教材体系,结合时代背景以及地域特点,将教材体系灵活转化为教学体系。通过两方面的全面结合,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的深度融合。
2.创新地方优秀文化宣传渠道
创新地方优秀文化宣传的方式和途径,进行多渠道宣传。(1)将地方优秀文化以城市宣传短片、短视频、文化讲堂、动漫等形式加以宣传,比较典型的有浙江省金华市浦江“江南第一家”以动画短片《郑义门》进行文化宣传。将地方优秀文化引入到抖音、快视频等多个短视频平台,在宣传地方优秀文化的同时,还起着短视频平台净化、弘扬正能量的作用。(2)将地方高校作为优秀文化的宣传主阵地。开通地方文化宣传的微信公众平台并在高职学生中加以广泛宣传,运用信息化平台实现地方优秀文化进校园;以舞台展示、实景宣传等方式,将地方优秀文化带到地方高职院校内。(3)拓展高职思政课堂,组织开展高职大学生实地参观的宣传活动,将地方文化景点转变成高职学生学习地方优秀文化的课堂,更为直观的感受地方优秀文化。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运用地方优秀文化融入高职思政理论课程,增强地域身份认同

下一篇: 运用地方优秀文化融入高职思政理论课程,增强地域身份认同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