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墓葬考古学研究方法概述
 
更新日期:2021-04-29   来源:   浏览次数:50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目前我国学者对墓葬的考古学研究可分为传统墓葬考古学研究和多学科融合的墓葬考古学研究两大部分。传统墓葬考古学研究主要通过类型学、地层学、文化因

 
 目前我国学者对墓葬的考古学研究可分为传统墓葬考古学研究和多学科融合的墓葬考古学研究两大部分。传统墓葬考古学研究主要通过类型学、地层学、文化因素分析法辅以聚落考古学、定量考古学、情景考古学等方法对墓葬材料,如墓葬大小、结构、葬具、殉葬等方面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墓葬的空间布局、墓葬背景、墓葬制度、丧葬习俗等方面进行论述。具体内容大致概括如下:一、墓葬的空间布局研究“应该着眼于墓葬的形成过程,把所有墓葬放在时间维度里进行考察”。可以通过把整个墓地划分为墓区、分区、墓组、墓群等多个小单元对单个墓葬内部结构、墓葬与墓葬之间、墓地与墓地之间以及墓地与其他遗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如何划分墓地的空间形态,韩建业先生认为“根据墓地内墓葬的集结情况和相互间的距离远近而定,然后再根据葬俗确定墓地的分区和墓群”;二、墓葬背景包括对墓葬时期、分期、延续时间的研究。一般以类型学和地层学研究为主,辅以量化分析的方法。就墓葬分期来说,朱乃诚先生在类型学和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使用“概率考古分析方法”、“多元分析方法”以及“模糊集合分析方法”对史家墓地的分期问题进行探讨,发现“概率考古分析方法”与类型学和地层学相结合可对史家墓地分期达到较为客观的结果。每个墓地的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在进行墓地分期研究时,地层学和类型学是最为根本的。在此基础上,尝试多种量化分析方法,择优进行墓葬分期研究;三、墓葬制度以对墓葬结构、墓室大小、棺椁制度及随葬品组合、数量的研究为主。这几个要素是墓主人身份地位、社会等级的主要表征;墓主人性别、年龄、所处遗址的聚落等级等因素也对墓葬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墓葬制度是社会组织结构的反映,可以帮助我们解读社会复杂化现象。由于墓葬时间久远,遭到盗扰或为动物洞穴破坏,所以无法把上述几个因素全部考虑在内,一般根据墓葬整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参照因素进行分析;四、通过梳理墓葬方向、葬式、随葬品材质、种类、摆放位置、是否存在殉葬等相关信息,对一个地区的丧葬习俗加以研究。丧葬习俗多为一个地区居民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如宗教信仰,形成的关于丧葬活动的一些特殊观念。所以通过文化因素分析法还可以把丧葬习俗的研究延伸到对聚落内居民氏族、人员结构进行讨论。
多学科融合的墓葬考古学研究则把“古病理学、体质人类学以及古人口学等多类学科加以运用,以此对墓地古代居民的人口结构、骨骼形态特征、发育程度、饮食健康状况的相关信息进行研究”。其一般通过科技手段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一、古人种学研究,主要以对墓主个体的研究为主,包括性别鉴定、死亡年龄确认、身高测量、颅骨测量以及颅骨形态研究在内。以此掌握墓主人完整的相关信息,进一步探讨整个居址内部居民的种族特征;二、古病理学研究通过诊断创伤痕迹、骨骼疾病、口腔疾病、牙齿磨损情况来探讨古代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三、古食谱研究,“通过对人体骨骼和牙齿微量元素的研究,对同一区域内同一族属人员的饮食结构、同一区域内不同族属的饮食结构以及不同区域内不同族属居民的饮食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他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进行研究”。依靠人骨材料对遗址内居民个体进行多方面分析的墓葬考古学研究方法其出现与发展晚于以墓葬物质材料为基础的墓葬考古学研究,但两者相辅相成,一者重“物”,一者重“人”。无论以物质材料为基础的墓葬考古学研究还是以人骨材料为基础的墓葬考古学研究最终目的不在于单个墓葬、墓地、墓主,而是以此为基础,对当时的聚落等级、社会结构、葬制葬俗以及文化交流互动进行讨论。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墓葬考古学研究方法概述

下一篇: 墓葬考古学研究方法概述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