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题材电影异军突起,通过情节紧凑、强故事性的剧情,塑造一些典型人物形象,并借鉴西方表现手法,增加类型化元素,依靠紧张激烈的枪击和打斗画面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搭配冲击力极强的轰鸣音效直击观众内心,燃起观众内心积压已久的爱国热情。从近些年的优秀影片可以总结出近些年军事题材系列的主旋律电影的以下特色:
(一)故事性较强
近几年的军事题材主旋律电影较多取材于现实,主人公多是军人或者有过参军经历,参与到反恐、撤侨、剿匪、禁毒、海外追凶等情节中,由此展开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些故事多在民间被津津乐道、口耳相传,富有传奇色彩,且刺激新奇、引人入胜,通过再现事实,加之艺术手法刻画,传递主流价值。从2006年的黎巴嫩撤侨事件,到2011的年利比亚大规模撤侨活动,撤侨行动受到的国际国内关注越来越多,2018年2月上映的《红海行动》,就是以也门撤侨事件为原型,影片情节跌宕起伏,制作精良细致。《红海行动》成功讲述了索马里海域中国商船被劫持,船员被俘,蛟龙号成功突袭,解救全部人质,打破了恐怖分子不法计划的故事。全球有些地区经常发生动乱,要表现的索马里海域情况更是复杂多变,这为影片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真实事件改编也赋予这次解救行动以国家的霸道和温暖。《建军大业》《八佰》等影片也是改编自真实事件,把真实事件用影像化的方式表达,把艺术与现实恰到好处的结合,好故事是电影创作的基础,依靠创作人员的过分想象会再现“抗日神剧”的笑话。艺术创作扎根于现实,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对重大的历史事、新闻事件进行改编,既缩小了创作难度,又使艺术创作有了现实的依托。
(二)塑造平民英雄
当今和平安逸的生活源自革命先辈们舍己为人的付出,军事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可以还原战争带来的伤亡和流离,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复原战争场面,当然这并不单纯是为了表现战争而进行的刻画,而是为了反映和平与正义的来之不易,充分表现爱国英雄的坚定与付出。不管是《战狼》中的冷锋、《红海行动》中的夏楠,亦或是《湄公河行动》中的高刚,还是《八佰》中的“八百壮士”,影片通过复原战争带来的伤害,表现他们对战争和敌人的憎恨以及他们自身的职业坚守和英勇无畏。英雄并不是生来即为英雄,不管是军人还是民众,他们是在生与死的较量中、血与火的冲刷中,不断燃起抗争的勇气与斗志,知道有一个国家须以死力捍卫,知道有一方群众须誓死保护,从而激发出一颗爱国之心。他们是英雄,但不是完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感,当然也会有不足的人,通过战争的无情来表现和平的主题,用富有人文关怀和人文色彩的形式刻画出一群原本与大众相同的小人物。
(三)借鉴类型化元素
受众对于军事信息的了解多是来自新闻报道以及历史记载,电影作为第七种艺术,它的叙事方式与新闻稿件、历史书籍的形式不同,电影在叙述时会呈现出更加细致、冲击力更强的细节,带给受众视听的感官的强烈冲击;同时,运用类型化元素的精良制作,近些年现象级的军事题材主旋律大片大多强调战争、动作、军事等元素,更能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充分调动观影者的感情。《红海行动》中的迫击炮轰炸、军舰拦截武器、沙尘暴中坦克大战等戏份不仅是在国内,甚至在世界电影史上也是不常见的。还有《八佰》,实景还原苏州河北岸战场,运用300颗照明弹再现战场上的硝烟火光,烧掉300多公斤烟油和5吨旧报纸,其中人数最多的场面,群演数量都达到三四千人。如此大手笔、大制作。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凸显战争的真实和残酷,另一方面是说明战争是恐怖的,流血和牺牲是真实的,进一步传达“反战”与“爱国”的理念。同时也更容易塑造出立体、经典的人物形象,传递一定的思想价值和意识形态,从而用观众更易接受的方式来弘扬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