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值层面:对人的消极预设和污名化认知
长期以来,对个体的消极态度和问题导向主导着研究生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生呈现出来的问题被认为是个体功能失调的结果,危机中的研究生被认为是脆弱乏力的,只有“权威”和“专家”的帮助才能使之恢复常态。这种基于对人的被动和消极理解的问题视角,不以人为核心,而以问题为核心,过分关注人的行为偏差和症状,其干预的核心目标是矫正问题与消除症状。恰如Heflinger等人所证实的那样,“医学诊断式的取向及干预,对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过度关注,会通过日常交流和工作接触,有意无意地持续向青少年及其家庭传递低期待,而这将加剧标签和污名的消极影响”。在传统的问题视角下,对个体的消极预设和标签的蚕食效应,使部分研究生深陷消极认知的泥潭,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受阻。
(二)目标层面:目标偏颇致使生命教育的品貌与效果差强人意
问题视角下的生命教育,其价值追求被简单定位在维护个体安全和群体稳定,实践操作中往往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聚焦病症治疗和行为矫正。偏颇的目标定位决定了“有一说一”的线性干预方式;将个体从环境中抽离出来的问题取向,因忽视“人在情境中”和“多维因果关系”,短期内看似缓解了问题,但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得不到改善,旧有生态没有改变,个体无法获得发展的持续性力量。以问题视角下常用的认知行为疗法干预为例,Johnsen 等人研究发现,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患者的积极作用随时间推移而逐渐衰减。可见问题视角和医疗模式下的干预效果有限且无法持久。
(三)关系层面:忽视学生主体价值,主体间性生命教育无法达成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提出主体间性理论,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与人之主体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据此推演,理想状态下的生命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具备完整的主体性,要充分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注意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这种主体间性生命教育中,“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砥砺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的美好愿景才有望实现。反观当下,不少高校仍习惯传统的教育单一主体论,对青年学生彰显自我、追求自主的精神需求视而不见;教育者习惯以权威自居,以自上而下灌输为主要手段,试图以此管控学生的精神世界。实践证明,这种缺乏主体间性的单边式教育往往沦为教育者的自弹自唱,难以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深处。
可见,不论是在价值、目标还是在关系层面,问题视角下的研究生生命教育都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得到改变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