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本科生的常见问题
 
更新日期:2021-06-28   来源:   浏览次数:34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就业焦虑,很多大学生在选择专业和择业时,往往受社会传统观念身边周围人观念影响,对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就业环境并不了解,在经历繁重的高考任务后

 
 1)就业焦虑,很多大学生在选择专业和择业时,往往受社会传统观念身边周围人观念影响,对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就业环境并不了解,在经历繁重的高考任务后,猛然释放压力,匆匆忙忙选择了大学专业,大一入学后面对复杂的环境和纷繁缭乱的大学生活,容易产生迷茫挫败等消极心态,此时,针对这种情况,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的痛点和焦虑问题,举办一些就业讲座或者实习讲座,鼓励学生在学业完成的前提下,写简历,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工作,积极关注就业信息,对想从事的的工作提前多接触多了解,充分实践后有了经验积累,就能减少焦虑感。
2)学业焦虑,大学的学业学习和以往阶段有更多不同,知识体量的增加使得拿到好的学习成绩更有难度,除了要付出时间精力外,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也极为重要。以大学生常见的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例,在准备四六级时,首先应该打好单词语法基础,同时针对性的练习相关试卷,反复练习后总结试题规律,就能把成绩提高。专业课的重点难点历年基本不变化,学生在学习时要抓住课程重点,先保证及格,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再考虑取得好的成绩。
3)恋爱问题,青年男女在恋爱时经常容易受网络上一些错误的观点,套用一些网络上的套路认为这是表达爱意的一种体现,比如网络上常见的“秒回才是真爱”这样的鸡汤,事实上,当一个人有正事需要做或者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时,忙碌起来不看手机消息太正常不过了,而女孩子们往往把这种当做一个标准认为这是真正爱一个人的表现,类似这种微博鸡汤其实害人不浅。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念和引导学生在两性相处时有正确的亲密关系,也是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4)培养大学生情绪管理理念和观念。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面临复杂的学校环境往往遇到各种问题,而大学生往往不具备情绪管理理念,这源自我们的初高中教学中过多地涉及了学习学业教学,而对学生的心理教学工作涉及较少,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并没有人教过他们如何调节情绪,如何正确地调节和管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如何培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除了要引导学生有合适合理的情绪发泄口之外,还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绪管理理念。如学会接受生活中的不顺和小的插曲,学会接受自己和社会的不完美,充分的休息和运动,适时的简化生活,管理自己的欲望等,正当合适的情绪管理理念可以让人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5)培养大学生的自理生活能力。一些大学生没有自理能力,不会照顾自己,繁重的应试教育压力让学生没有时间培养生活能力,冒然独立生活容易让大学生丧失自信。应建议学生学做日常饭菜,学会整理房间。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本科生的常见问题

下一篇: 本科生的常见问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