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本科生导师聘用与管理改革路径分析
 
更新日期:2021-07-07   来源:   浏览次数:48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我校目前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导师职责认知考核、导师选聘标准、导师聘用人选、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管理制度评价反馈体系及导师激励机制等方面均存在问题

 
 我校目前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导师职责认知考核、导师选聘标准、导师聘用人选、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管理制度评价反馈体系及导师激励机制等方面均存在问题。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对我校的本科生导师聘用与管理机制进行创新改革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 提高本科生导师遴选标准,明确导师职责,完善遴选机制
在遴选要求方面,导师一般只要获得博士学位并有科研项目和相应的科研成果就可以提出申请,需从思想以及业务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职称和学位则作为参考条件。本科生导师应明确自身的职责,将学生与学院和社会的衔接工作做好,并且为学生的学习方向、专业技能以及工作实习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
2. 健全师生互选机制,双重措施平衡师生比例
师生互选过程应始终秉持以学生个人兴趣为导向,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和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推动教师教学科研更上一层楼的原则。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院系都要根据自身的师资结构来合理制定出导师的任职资格及聘任方式,以我校自动化学院为例,由于符合本科生导师选聘标准,具有本科生培养能力的导师人才大部分都有较重的课程负担。为此,高校可以运用双重措施充实我国本科生导师队伍。措施一,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本科生导师人才库,设立助理导师职位。措施二,明确助理导师晋升体系,快速、高质量培养本科生导师新生力量。
3. 建立激励制度与反馈评价制度的双向机制体系
一方面,建立正向激励制度。学校可根据导师对本科生培养成效,如论文发表、学科竞赛获奖等情况,从导师的报酬、年度评优、职称评聘及职务晋升以及评选优秀导师荣誉称号等方面予以倾斜,给导师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
另一方面,建立反馈评价制度。根据导师指导学生数和学时数计算其工作量,并纳入年终工作量考核范畴。并且结合正向激励制度与反馈评价制度,在奖励政策中使用反馈评价指标,挂钩导师切身利益,充分发挥评价指标的反馈促进作用,对指导工作业绩突出、学生评价优秀的导师进行一定物质奖励。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本科生导师聘用与管理改革路径分析

下一篇: 本科生导师聘用与管理改革路径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