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归属=社交需求+尊重需求
 
更新日期:2021-07-09   来源:   浏览次数:50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社交需求也称为归属与爱的需求,包括对家庭、朋友、恋人等等各种社会隶属关系的需求。心理学教授托德思拉什和安德鲁伊莱特一直致力于研究激励的过程。

 
 社交需求也称为归属与爱的需求,包括对家庭、朋友、恋人等等各种社会隶属关系的需求。心理学教授托德·思拉什和安德鲁·伊莱特一直致力于研究激励的过程。他们做了大量的研究,揭示当我们捕捉到激励的火花时,我们内心发生了什么。激励可能感觉像是偶然发生的,但事实上,它有一种节奏和过程。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人员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调查表明,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学校干群关系及同事关系是教师发展最重要的外在动力。
2013年,习近平在致全国教师的慰问信中指出:“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尊重需求大体上主要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种。既包括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包括其他人员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可,毕竟社会名誉、社会地位、职能评价等都是别人进行的。这方面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积极地推动力,反之就会消极、不满乃至自我怀疑、颓废不前。要“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高校教师尊重需求的满足程度起到重要作用。
据调查显示,23%的调查对象感觉自己的付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和奖励,比如优秀党员的评选,采取的是“不记名投票”的原则,由于工作划分,平时工作交集很少,大家投票时就会优先选择熟悉的、认识的,而不是做的贡献最多的。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归属=社交需求+尊重需求

下一篇: 归属=社交需求+尊重需求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