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三界学说理论框架下的宿舍关系
 
更新日期:2021-07-27   来源:   浏览次数:36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实在界是需要的发源处婴儿处在没有形成自我意识,没有主体承载的阶段时,谈不上有所谓的愿望,但是会有需要,会感到饥饿、寒冷等。当他尚未做出太多

 
 1. 实在界是“需要”的发源处
婴儿处在没有形成自我意识,没有主体承载的阶段时,谈不上有所谓的愿望,但是会有需要,会感到饥饿、寒冷等。当他尚未做出太多反应的时候,母亲会在第一时间帮助他消除不好的感觉,所以孩子很少感觉不舒服,尽管如此,他的需要还是存在的。实在界是驱使饥饿的“需要”,总是涉及一种持续的对于缺失对象的寻找。虽然无法相对准确的找到这个东西,但是我们知道它就在那里。
(1)个体对独处的需要——感知自我
个体独自一人、没有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客观状态即独处。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认为,独处时,潜在的情绪调节功能能够缓解和平息焦虑,重建情绪平衡,因而个体情绪发展成熟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独处能力。在校园生活中,大学生个体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在宿舍独处时,个体在熟悉的环境中释放情绪、反省自我;宿舍所收纳的物品、萦绕的气味、发出的声响,这些非言语的、非意识化的感觉形成一个集群,滋生出“我是谁”的想法,构成本真的自我,对自我的感知由此而来。
(2)个体对群体的需要——认识自我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宿舍关系是基于同一物理空间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后形成的。在这样一个连续长期相处、会流露出最真实的言行和个性、相互之间也更容易坦诚相见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对方的一面镜子,映照出个体不同的侧面,从而加深个体对自我的了解。正如:“我”渴求在充满他者的世界里找到自我的镜像,建立一个自我的身份。我们既依赖于他者作为我们自身存在的保证人,同时又是对这个他者充满仇恨的竞争者。
2. 想象界是“自我”的领域
在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需求中,宿舍关系像是一位时刻存在的“母亲”,当个体需要时,总是能够回到这里找到需求被满足的时刻。但是受到各类客观因素的影响,“母亲”并不能让个体随时随地的得到全然的满足。也正是因为这个只能“部分响应”的满足,个体的不满足就产生了。当不满足的感觉长时间存在,就会产生想要消除不满足的愿望,拉康将其称之为“请求”。通过感觉到不满足,个体的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存在感也不断加强,逐渐认识到“他者”的存在,有了自我和他者的区分。因此,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形象是由他者的目光来中介的[9]。当个体希望借助对“他者”的呼唤、占有和控制来消除自己的不满足感时,这就是想象界的请求。
(1)从无到有——呼唤“他者”的在场
社会存在的真实基础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每一名宿舍成员既是宿舍关系的主体,同时也是关系中的“他者”。“他者”对“我”这一主体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是“我”的存在是经由“他者”的在场作为条件的。有了“他者”的在场,就有了“我”的存在。当自我存在感萌生之后,个体从没有主客体之分,即没有彼此、没有关系的融合状态中进化到二元关系状态,即依赖状态,并开始对“他者”充满期待。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三界学说理论框架下的宿舍关系

下一篇: 三界学说理论框架下的宿舍关系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