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一瓢之饮,源自弱水三千
 
更新日期:2021-07-30   来源:   浏览次数:52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众所周知,做语文考试阅读不宜直接读题答题,而应先阅读全文,达到对文意的基本理解和整体把握,为对具体题目所涉及的词句段的进一步理解奠定正确的方

 
 众所周知,做语文考试阅读不宜直接读题答题,而应先阅读全文,达到对文意的基本理解和整体把握,为对具体题目所涉及的词句段的进一步理解奠定正确的方向。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课外文言语段是《刘弇遇东坡》:
刘伟明弇少以才学自负,擢高第,中词科,意气自得,下视同辈。绍圣初,因游一禅刹,时东坡谪岭南,道庐陵,亦来游,因相遇。互问爵里姓氏,伟明遽对曰:“庐陵刘弇。” 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自谓名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乃复问东坡所从来,公徐应曰:“罪人苏轼。”伟明始大惊,逡巡,致敬曰:“不意乃见所畏!”东坡亦嘉其才气,相与剧谈而去。
初读后不难发现,选文就是说了年轻气傲的读书人刘弇被苏轼大家风范所折服的故事。于是,在理解具体词句时,就可将人物描述统一于“苏轼”,事件叙说统一于“折服”,最后所有的理解则在主旨表现上统一于“大家风范”。
文后的第12题就需要基于这样的整体理解才能完成:
文中两人互问爵里姓氏,刘弇“遽对曰:‘庐陵刘弇’”的目的是“   ”,而东坡却回避爵里只答“罪人东坡”,原因是   、   ,最终东坡以“    ”的举动展现了一代大家的风范。
我们朝着初读所得的整体把握加以理解,就很容易准确感知“遽对曰:‘庐陵刘弇’”是刘弇年轻气傲的行为表现,原文“欲以折服之”显然点明了其行为的目的之所在,与苏轼的行为表现相对比,则突出了苏轼令人敬服的大家风范。同样道理,“罪人东坡”也应向着表现苏轼的大家风范加以理解:以名自称,隐去籍贯,足见其谦逊有礼;前面加上“罪人”以表明自己被贬的身份,见其毫无掩饰的真诚坦荡;而言语之前着一“徐”字修饰其行为,更见其沉稳内敛无意于张扬的宽容大度之范。应该说,正因为苏轼真诚内敛,无意于与他人一争高下,所以,面对傲气凌人的刘弇,才能够不恼不怒谦逊淡定以待之,做到“嘉其才气,相与剧谈”。对题目中“东坡却回避爵里只答‘罪人东坡’”“原因”之问,试卷提供的参考答案认为,苏轼“当时被贬岭南,以此抑制刘弇的傲气”,这样的认识可能还需要加以完善。因为,“被贬岭南”最多只能是苏轼自我介绍时出现“罪人”的客观事实,却并不能成为他“回避爵里”毫不掩饰被贬身份而坦诚地做自我介绍的主观原因。而且,如果苏轼真的有“抑制刘弇的傲气”的想法,那就表明他的一言一行都意在折服对方而欲与之一争高下了,于是,他“罪人苏轼”之介绍也就是别有用心的了,他的“徐应”之为也就是在故作沽名钓誉之态了,于是,这一切反而使他失去了宽容大度的“大家风范”,只能显出他的虚伪了。另外,题目最后一个填空的内容,按照试卷参考答案,显然意在让学生从“嘉其才气”中感受苏轼的大家风范,但如此以来,却有将“大家风范”仅仅窄化于“嘉其才气”之为的嫌疑,这与行文的实际显然是不吻合的。因为,苏轼的大家风范并不限于“嘉其才气”,前面更多的表现都可见其大家风范,就连刘弇的诸多表现也是对苏轼大家风范的侧面烘托,哪怕仅从题目要求的“举动”层面来看,也至少还有“徐应”之为和“罪人苏轼”之谓可以看作是对苏轼“大家风范”的“展现”。
由此可见,初步阅读文本,达到对行文的整体把握,理解其文意的弱水三千,才能保证在看题答题时,有对相应词句段进一步阅读的正确理解,进而保证答题的准确性。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一瓢之饮,源自弱水三千

下一篇: 一瓢之饮,源自弱水三千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