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想社会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起源于资本主义社会所描述的理想世界和沉重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伟大人物,他们从来不承认任何权威,对社会中的宗教、政治、自然都进了严酷的批判,任何东西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接受审判。只有用思维着的知性去衡量一切,才能将不合理的东西都扔到垃圾桶里。他们渴望建立一种永恒的理性和正义。但是现实世界却显示出另一番光景,正义、平等仅仅是属于资产阶级的理想王国,他也仅仅在与封建势力作斗争是能标榜是整个受苦人类的代表。理性国家的破产,卢梭社会契约的失败,最终投向了拿破仑的专制统治。在这无休止的战争之中,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增大,犯罪事件的频发,贿赂、卖淫和商业欺诈无处不在,理性建立起来的社会是这样一种讽刺画。
人们向着理性主义代表所描述的美好世界前进,但是残酷的现实不断的鞭挞他们。在这种沉重的落差之下,人们开始学会反思和批判,渴求找到一种真正理想社会的实现方法。从16世纪开始空想社会主义就发展起来,大致分为第三个阶段。首先是1516年莫尔写的《乌托邦》以及康帕内拉所写的《太阳城》,他们对自己理想社会制度进行描写,17世纪英国大革命时期的“掘地派”带领没有土地的农民开垦土地,一起耕作一起享用,积极宣传平均共产主义思想。其次是在18世纪由摩莱里和马布利为代表的直接共产主义理论,在这种理论中平等不再是仅仅限于政治方面,而是需要扩大到个人身上;大自然创造的人都是平等的,赋予他们同样的身体器官和同样的需要。他们也认为灭阶级特权不是最终的目标,阶级差别本身就应该得到消灭。最后是19世纪以圣西门、傅里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将空想社会主义推向最高阶段。
(二)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功绩
圣西门是法国大革命孕育的产儿,他不同于之前等级分类,将第三等级和特权等级之间的对立变成了“劳动者”和“游手好闲者”之间的对立形式。而有谁来领导,他也给出了新的答案。“新基督教”作为一种纽带可以将科学和工业结合起来,也可以将各种宗教观点统一起来。一切人都应该劳动是他发出的时代声音。另外,他意识到法国大革命并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而是贵族、资产阶级和无财产者之间的阶级斗争。这肯定了当时无产者的地位被恩格斯成为天才的发现。他看到了经济的重要作用,认为政治是关于生产的科学,政治将熔化在经济之中。关于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为应该对物品和生产过程加以领导而非单纯的政治统治。傅里叶作为风趣幽默的法国人,利用对比辛辣的嘲讽和批判资产阶级,将资产阶级世界中的贫困和之前启蒙学者的漂亮诺言作对比,揭露资本主义的虚伪。他在两性关系之中也有了新的阐发,认为妇女的解放程度是是和普遍解放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肯定了女性在社会地位。并且天才的将社会历史进程分为四个阶段,蒙昧、野蛮、宗法和文明,其中的文明阶段对应着资产阶级社会。他看出了资本主义危机在不断循环并且造成的贫困是由过剩生产产生的。同时,他和黑格尔一样是辩证法大师,认为人类无限完善化的能力是空谈,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上升期同时也有下降时期,人类最终也会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