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遵循规律自然融合
 
更新日期:2021-09-09   来源:   浏览次数:20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唐宫夜宴》对于传统文化采了以下几个点:妆容、服饰、文物、奢华的宫廷,让舞蹈在这几个点中转承,随着这几个点的依次出现,一幅盛唐景象逐渐展现在

 
 《唐宫夜宴》对于传统文化采了以下几个点:妆容、服饰、文物、奢华的宫廷,让舞蹈在这几个点中转承,随着这几个点的依次出现,一幅盛唐景象逐渐展现在观众面前,由远及近,让观众在品味大唐盛世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自然而然地宣扬、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又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自信最深厚的根基。这一创造运用的是从点到面的创造手法,一步步晕染展开,丝毫不见突兀,自然而然让传统文化融入舞蹈之中,让观众在欣赏舞蹈之美的同时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这一创作手法也给课程思政如何挖掘思政元素以很大的提示。即在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运用中做到水到渠成。前面论述过课程思政不是把课程当作思政课程来上,而是要在课程中发现、寻找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正如《纲要》所指出的一样: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每一门课程是否都蕴含着思政元素?答案是肯定的。任何一门课程都是传授知识的载体,知识是人们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知识本身在价值追求是中立的。但是,知识是为人类发展服务的,这就必然和人类自身的价值追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在人为的划分学科和专业的时候必然就包含了人类特定的利益需求和价值标准。同时,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赋予学科双向的评价标准:一是学科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备程度和逻辑体系,二是人类从自身出发、社会发展、国家的需要赋予学科的外部评价标准,即它是否符合人类自身、社会发展及国家的需要。就像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除了自身的知识体系之外,评价其价值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它能够帮助统治阶级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在西方也是如此,地心说是中世纪宗教统治重要的自然科学根据,虽然这个学说不科学。
每一个学科为了促进自身的发展、传承,都会设置一系列的课程体系。这些在某一学科下构建的课程体系,也必然延续这一学科所具备的外部评价标准,同样也必然会具备人类自身基于自身需要所赋予他的价值追求,一方面以其知识传承——以其“真”来服务于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必然会以其具备价值属性——“善”和“美”来服务于这个社会特定人群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从而达到真善美的内在统一。就像《纲要》所说的: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任何一门课程本身都应该蕴含了所处的时代对人才培养的知识和价值需要,这个价值需要就是那个社会对课程“育人”的要求,就是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
但是,如何挖掘和运用这些思政元素又是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顺其自然,做到水到渠成。如何才能做到呢?《唐宫夜宴》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遵循规律,必然水到渠成。遵循课程自身发展和建设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遵循规律自然融合

下一篇: 遵循规律自然融合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