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家庭养老模式的探究——以南京市为例
摘 要: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突出。目前国际上的普遍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者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就代表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2012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比上年末提高0.59个百分点。2013年,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的高峰,老龄人口将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据估计,截止2050年末,中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将达到4亿左右,大约占人口总数的的25%。我国的老龄化发展过程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呈现出“人口基数人,速度增长快,老龄化趋势明显,区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等特点。
关键词:养老;城市家庭养老;老龄人口
当前,南京市已进入老龄人口快速增长期。“十二五”期间,全市人口老龄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截至2011年末,60岁及以上南京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11.16万人,占总人口的16.89%,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已达15.88万人,占总人口的2.41%,南京市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已经明显超过全国老龄化水平。因此,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如何解决老年人在养老问题己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南京市家庭养老模式与现状
(一)家庭养老模式概念
家庭养老的主要概念是老龄人在家庭中居住生活,大部分的赡养义务由其子女提供的一种养老模式。目前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拥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家庭人员从小形成的独立意识,所以大部分不选择家庭养老模式,在法律上也没有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责任与义务。但是,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家庭养老仍占主体地位[①]。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就是家庭养老,中国自古就有“养儿防老”的思想概念,包括当下的中国社会,除非少数无子嗣的孤寡老人需要国家或者社区集体提供养老帮助外,大部分的老年人还是把家庭养老模式做为自己的首选。##end##
(二)南京市目前的老龄化状况
从南京市的人口情况看,人口老龄化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1)老年人口数量大,2011年末60岁及以上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数为111.1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为16.89%。 (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南京市)人口普查的数据相比,2011年南京市老年人口在人口总数中的比例提高了4.7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已经处于全国前列。( 3)老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有所延长。根据南京市统计局以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所做的计算,南京市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6. 84岁,[②]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相比增加了1.62岁。(4)城镇化老龄人口的发展速度加快。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南京市常住人口12年内增加204万,人口规模扩大1/3,城镇化率提升9.14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80.23%,[③]
南京是全国第四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比全国进入老龄化提前了10年。2012年10月22日,扬子晚报记者走访了南京的鼓楼区豆菜桥小区、鼓楼汇林绿洲、建邺区明园小区等部分社区,投放了200份调查问卷,进行了一次南京市民养老情况的小范围调查。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80份,涉及养老模式、老人需求、子女赡养等多方面。在统计中,记者发现,有68.2%的市民希望家庭养老。[④]因此家庭养老模式能否维持下去?怎样能够科学合理的持续发展?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今后必须要面对和讨论的问题。
二、南京城市家庭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家庭养老模式功能的弱化
家庭养老模式是否已经弱化,国内的专家学者们的看法较为一致,大部分认可家庭养老模式的功能已经弱化,换句话说,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存在各类问题,正在接受各种挑战。目前使家庭养老模式功能弱化的原因:人口老龄化及高龄化现象急增了养老方面的需求主要是家庭照料方面、以小型化为核心的家庭模式使得家庭养老的供给方面力不从心、由于工作就业原因使得人口流动频繁、由于利益至上观念的淡化了年轻一代对养老观念等等。这其中,何芸、李建权较好地解释了人们养老观念的变化。何芸他们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家庭养老观念及老人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动摇,由于商品意识的侵入和年轻一代现代化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代际之间的经济和伦理关系发生分化,年轻人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工作和学习上,注重生活品质、休闲娱乐和自我发展,用来照顾老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⑤]学者姚远从文化角度方面阐释了中国家庭养老弱化的原因。在姚远看来,“中国家庭养老何以弱化?从文化角度说,是因为中国家庭养老正在从文化为主的模式转变为行为为主的模式。换言之,即成为文化依托不足的行为模式”。[⑥]
(二)政府与社会在家庭养老方面的支持不足
在城市养老保险方面、老年收入保障方面、医疗救助制度方面、以及社区服务体系等环节,政府与社会执行的力度不够,使家庭养老模式的维持和发展产生较大的问题。2011年3月31日,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在“中国和拉美养老金制度国际研讨会”上透露,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个人账户“空账”已达1. 3万亿元。同样在2012年6月9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会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透露,老龄化问题制约中国医保发展。[⑦]例如,首先,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进程快,截止到2011年中国有1.85亿的60岁以上的老人,是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而25%的参保退休人员用了整个医保资源的60%,因此医疗基金支出压力持续增大。其次,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人口流动性很强,现行医疗保障体制和政策难以完全适应。随着逃去和诈骗医保基金的现象增加和以窃取和倒卖私密信息为业的集团滋生,医保服务机构满足参保者便捷性诉求、防范欺诈风险、确保信息集中和安全的责任不断加重。这都说明政府与社会的支持力度不够,使得家庭养老模式不能很好的发展下去。
(三)相关法律制度使养老责任落实缺乏监督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养老责任主要由家庭及其家庭成员来承担。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规定:老年人的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子女若不能经常看望或问候父母将属违法。法律虽然规定了家庭及其成员的养老义务,但相关政策对家庭养老环境支持不到位,使家庭养老成为家庭与子女想要承担而又无法承担的一项职责。经调查显示,“常回家看看”并非易事,“高成本、竞争大、有假无绩效”等现实问题正成为“绊脚石”。[⑧]现在很多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并且企业明确规定请假与绩效、年终奖、升职等挂钩。但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落实“探亲假”是解决社会矛盾的需要。‘常回家看看’虽已入法,但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保障,也很难落实,结合‘探亲假’就是很好的落实机会。[⑨]因此,眼前最需要做的并不是规定多少假期,而是要把已有的休假制度落实到位,由于“探亲假”并不属于强制性休假制度,在落实的时候会偏离初衷,可以考虑与“带薪休假”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效、公平的强制性休假制度。 带薪探亲假期执行的时候可以分多次完成,并把范围拉大点。非国有企业的人员也可以平等享有。相应部门应加强监察,对于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单位,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三、探寻适合南京市老年人的养老模式
2012年12月20日,南京市累计养老机构283家,床位38658张,其中民办机构164家,床位16399张。医护型养老机构达79家。此外,还为8000名60岁以上独居困难老人购买居家服务,为30282名老人办理了“安康关爱”老人意外伤害保险,为20000名高龄独居老人免费安装了安康通呼叫器,首次免费发放带GPS定位功能手机3000部。全市养老正从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的传统模式,向智慧、虚拟到精神慰藉、心理关爱和个性养老服务模式转化。因此,探索更适合南京市老年人的养老模式是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
(一)“南京模式”——政府起主导作用
南京市民政局介绍,为了能尽量多地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床位,南京探索出了一套“南京模式”。即由政府划拔土地,并提供适当资金,引进社会资本和管理团队,共同合建养老机构;通过政府出资租用闲置用房、办公场所进行改造,无偿提供民办养老机构使用;采取购置、租用、承包等方式,发展品牌连锁的养老机构;由政府出资建设,社会组织经营和管理;还有就是将五保供养、救助服务、社会寄养等多项功能融于一体,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二)“虚拟养老模式”——政府、老人、企业三方共赢
南京市规模最大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白下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现已经正式启动。据了解,这个中心采用“虚拟养老模式”,利用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在居家老人和有关服务企业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该中心运转正常后已有国内几十家优秀服务机构加盟,内容涉及家政便民、生活配送、娱乐学习、医疗保健、物业维修、人文关怀等6大类30多项,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所有服务项目。”虚拟养老模式主要针对家庭养老服务,其实质是运用现代网络和通信技术,在养老服务中心与老人家庭之间搭建一个呼叫平台。老人需要何种服务,给呼叫平台一个电话,呼叫平台就会指派相应的企业上门服务。服务需要收取相应的费用,而政府根据老人的经济和家庭状况给予一定补贴,并监督服务质量。白下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一键呼叫、数据管理、服务监控、老年权益维护、健康咨询五大中心组成,主要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居家安防、康复护理、精神关爱、膳食服务、法律援助等个性化养老服务。
“除了一键直拨服务电话外,老人便携手机、智能跌倒探测、居家安全防范报警器、移动家庭智能终端等通讯设施都可以与中心实现互动。”白下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说,通过定时提醒、呼叫报警等方式,服务中心可及时掌握老人动态。南京白下区民政局副局长曹金海介绍,白下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辖区老人提供无偿、低偿、有偿服务。目前,白下区542名困难独居老人将享受一定的免费服务,而一些低保困难老人将享受低偿服务,对于家庭经济较好的老人,会根据市场变化,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目前,白下区下一步将在全区7个街道58个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更好地让该区近10万老人享受养老服务。
虚拟养老院实现了政府、老人、企业三方共赢。政府投入较少的成本,使最广大的老人得到了服务;老人得到了政府补贴,住在家中就可以得到专业的生活照料,也弥补了对老人的精神慰藉;也使得为虚拟养老院服务的企业有了更多的服务对象,能得到较好的收益,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难题。也许“虚拟养老院”将成为中国老人家庭养老的发展新范本。[⑩]
四、完善城市家庭养老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一)使社会保障相关政策与家庭养老模式相结合
把已有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和我国的特色国情相结合,使政府把养老方面的社会保障相关政策与家庭养老模式结合起来。例如:由政府对70岁以上在家养老的老人给予一定的养老津贴,这样做比由政府直接兴办老年福利院、老年公寓等要节省得多,而且对老年人感情和精神慰藉方面照顾的效果更好一些;还可以在将来的住房分配政策方面对承担家庭养老责任的子女给予优惠政策等。[11]
(二)在全社会大力发展尊老养老的宣传教育
在现在的学校课程教育中,应该从小学增加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道德教育内容,使敬老爱老的传统观念在青少年的思想中扎下牢固的根基,以便在长大之后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同时,针对青壮年人群也应做好尊老助老教育和规范的监督,把这方面的表现作为其在工作单位评价的标准之一。
(三)由政府和社会发展老年社区服务起主要作用
在社区兴建服务设施具有节省人力、物力的特点,而且贴近老年人生活,使老年人不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就可以得到社会的服务,并保持与家人、邻里的经常联系,不至于产生心理孤独感,有利于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在社区为老年人兴建尽可能近便的老人服务中心和救助设施平台,对老年人的家庭养老也是一个有效的补充和支持。[12]
参考文献:
[1]蔡昉.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9—82.
[2]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南京城镇化率首破80% 亟待加快进城农民市民化http://www.js.xinhuanet.com/2013-04/15/c_115384049.htm.
[4]近七成南京市民希望居家养老 http://news.sina.com.cn/s/2012-10-23/024225414622.shtml.
[5]何芸,李建权.家庭结构变迁对养老模式的影响[J].社会工作,2007,(1)(下半期):34
[6]姚远.对中国家庭养老弱化的文化诠释[J].人口研究,1998,(5) :48
[7]赵向红.我国家庭养老方式变迁与功能优化[J].理论探讨,2012-09-15
[8]潘强.“常回家看看”有点难.人民日报,2013-07-05
[9]探亲假出台32年难执行“常回家看看”并非易事http://www.hb.xinhuanet.com/2013-07/05/c_116416879_2.htm
[10]童欣.中国家庭养老方式的演变与选择.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6-04-14
[11]杨志英等.中国未来养老方式的选择[J].人口研究,1996 (6): 49-50.
[①] 蔡昉.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9—82.
[②] 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③]南京城镇化率首破80% 亟待加快进城农民市民化 http://www.js.xinhuanet.com/2013-04/15/c_115384049.htm.
[④]近七成南京市民希望居家养老 http://news.sina.com.cn/s/2012-10-23/024225414622.shtml.
[⑤] 何芸,李建权.家庭结构变迁对养老模式的影响[J].社会工作,2007,(1)(下半期):34
[⑥] 姚远.对中国家庭养老弱化的文化诠释[J].人口研究,1998,(5) :48
[⑦] 赵向红.我国家庭养老方式变迁与功能优化[J].理论探讨,2012-09-15
[⑧] 潘强.“常回家看看”有点难.人民日报,2013-07-05
[⑨] 探亲假出台32年难执行“常回家看看”并非易事http://www.hb.xinhuanet.com/2013-07/05/c_116416879_2.htm
[11] 童欣.中国家庭养老方式的演变与选择.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6-04-14
[12] 杨志英等.中国未来养老方式的选择[J].人口研究,1996 (6): 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