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思政元素融入《道路交通安全法学》专业教学的改革策略与实践
 
更新日期:2021-11-03   来源:   浏览次数:24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的改革策略1、结合思政,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领会课标要求、理解和把握教材、分析学情的过程。要使思政元素真正融

 
 (一)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的改革策略
1、结合思政,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领会“课标”要求、理解和把握教材、分析学情的过程。要使思政元素真正融入《道路交通安全法学》专业教学中,就必须发挥好教学目标的教学导航作用,铸就课程的“灵”。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公安院校办学定位、学生情况、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从知识、能力和素质这三方面去确定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后应该达到的水平。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学》中,我们要做到课堂教学目标明确,知识、技能、素质目标清晰:
(1)知识目标: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治的基础理论、基本技
术;掌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本法律制度、交通同行规则以及交通安全技术规范;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执法、警务技能等基本方法、技术以及安全风险点;掌握涉外交通安全执法的基本要求。
(2)能力目标:使学生树立依法、依规管理道路交通的意识;
训练学生以工程技术手段分析车、路、人、环境之间的法律关系;使学生具备办理各类道路交通案件(含涉外案事件)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依法执勤、依法行政、服务人民的能力。
(3)素质目标:训练学生交通安全技术法治思维,培养学生履
职尽责、敬业担当以及人民中心、生命至上、家国情怀的精神,成为忠诚于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公安铁军。
2、结合思政,突出教学特色
结合思政,打造课堂教学的亮点,突出《道路交通安全法学》课程教学特色,铸就课程的“魂”。
(1)思政与“工、法、管”的课程专业特色融合
“突出忠诚教育,加强综合素质,打牢专业基础,强化实战能力”,突破教材原有体例,按照任务驱动导向重构教学内容,将当前理论界的热点、实务部门亟需的如非现、执勤执法规范等内容引入课堂,形成现有的“法治理念、同行规则、车驾管理、执法规范、非现执法、行政处理、刑事执法、涉外执法”等八大模块内容,并通过工程技术原理诠释交通安全制度的基本理念,依据技术要求制定交通安全规范,根据技术标准确保交通安全、有序,工、法、管融合基础上培养应用型警务技术人才。
(2)紧贴实战 、服务实战,强化职业认同感
教学内容源于实战并服务于实战,要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课程内容源于实战,因此在院内容基础上,增加了交通安全执法要求与规范等内容;学习目标服务实战,因此在原基础上,增设常见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以及常见阻碍执法行为;学习过程贴近实战,开展现场与课堂无缝对接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实战,积极组建并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参与假日交通安全执勤执法活动。
(3)学生中心,构建线上、线下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新模式
充分体现线上课程的优势,强调线上线下的融合与一体化,体现学生的“参与感”及“融入感”,以学习者视角建设课程网站,开展线上深度预习及自主性学习活动,践行课程育人;并根据人才培养效果持续改进课程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网络服务教学平台,丰富线上教学课件、视频、测试、拓展学习资源等,将“线上”与线下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在线上完成的任务学习后,通过结合线下的活动衔接达到深度理解和参与。同时发挥其授课形式丰富、师生互动深入等优势,并以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为突破口,采用任务驱动法、研讨法、案例分析法、动画演示法、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调动课堂活力,全面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线上、线下课程思政相结合”的主动学习的新格局。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思政元素融入《道路交通安全法学》专业教学的改革策略与实践

下一篇: 思政元素融入《道路交通安全法学》专业教学的改革策略与实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