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地理学科在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
 
更新日期:2021-11-03   来源:   浏览次数:19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新教材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新版地理必修教材一和二更加重视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等有关生态文明教育,且大部分章节活动探究内容的落

 
 1.新教材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新版地理必修教材一和二更加重视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等有关生态文明教育,且大部分章节活动探究内容的落脚点也与生态文明有关。选修六《环境保护》更是从环境问题、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的防治、环境管理五大方面详细阐述了关于环境保护的种种,由此可见新教材对高中教师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起着很好的引导作用。地理学科是与人类生存环境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我们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建立学科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连接,以世间万物为教材,在做中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用所学的知识让世界更美好。
2.新课标强调人地协调观落实
人与地的关系是地理学科研究的永恒主题,“人地协调观”作为高中地理新课标中首要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基本的价值观念,对于指导人们解决环境、人口、资源问题,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高中地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高考试题的析题和答题中也处处渗透着“人地协调观”。因此,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内在需要,通过对学科教材蕴含的德育元素深度挖掘来落实学科育人目标,通过参与式和发现式的教学手段,将“人地协调观”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地理学科在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

下一篇: 地理学科在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