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自然科学 » 正文
水利水电概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更新日期:2021-11-05   来源:   浏览次数:62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水利与人类文明文化自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就是文化自信。在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以科学创新、大公无私

 
1水利与人类文明——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就是文化自信。在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以科学创新、大公无私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源于大禹改堵为疏,因势利导,成功治水。水是生命之源,东汉时期中国古人就开始利用了水力机械,创造出水排和水磨,用于农业生产。四川都江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留存年代最久远的水利工程,其以无坝引水为特征,守护了川府之国。凡此种种都印证了水利工程在人类文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水利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因此,笔者在水利水电概论课程教学中以水利与灿烂的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将我国从远古至现代社会在水利资源利用上的智慧与贡献挖掘出来,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使他们能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以增强学生对文化的自信。
2水利与生态文明——理论自信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人水不断斗争的发展史。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水问题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水脏、水浑、水多、水少等新问题愈加突出。因此,笔者基于习总书记新时期治水思路将水资源高效利用对解决资源供需矛盾的作用,融入到水利水电概论课程教学中,深入阐述了“两山论”、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理念,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新时期的水利学习与工作中,为生态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3治水与治国——道路与制度自信
在我国,治水与治国始终密不可分。中国历来都是农业大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历代善治国者都高度重视兴修水利、河防治理。古人的“因势利导”、“疏堵结合”、“天人合一”治水思想与理念,对国家的治理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这一命题,从治水的角度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数据表明,建国以来我国治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大批水利工程建成,包括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水利工程的修建使得农田的灌溉面积增加了45倍,水电总装机容量增长了971倍,供水能力提升了5倍。中国用仅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与9%的耕地养活了近21%的人口,实现了从饥饿到温饱再踏上小康的历史性转变。这些都离不开水利的发展,离不开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的制度优势。因此,笔者将治水方面的成就与中国制度体制之间的必然联系告诉年轻学子,用水利发展的事实教育学生要坚定制度自信,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水利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这无疑对激发学生专业自豪感,稳固专业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水利水电概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下一篇: 水利水电概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