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现代产业学院产生的背景
 
更新日期:2021-11-15   来源:   浏览次数:16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在我国,现代产业学院伴随产教融合政策的发展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现代产业学院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传统的校企合作班、订单班和实习实训基地等模式。20

 
 在我国,现代产业学院伴随产教融合政策的发展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现代产业学院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传统的“校企合作班”、“订单班”和“实习实训基地”等模式。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自此,一些高职院校开始探索“产业学院”这种高等职业教育新模式,如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建立了“古镇灯饰学院”等6个产业学院。随后,一些新建本科高校(如东莞理工学院、佛山科技学院、绵阳师范学院等)提出“行业学院”的新型合作教育模式,学校通过与行业或行业中若干企业合作建设以新机制运行的“二级学院”,目的是为行业培养专业人才。
2012年,我国开始进行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实践探索。[1]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这是官方文件首次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社会资本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由此拉开了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序幕。2015年,教育部发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办学,鼓励企业和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合作举办适用公办学校政策、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该政策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改革指明了方向。同年,教育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明确指出“转型高校可以与行业、企业实行共同组建教育集团,也可以与行业企业、产业集聚区共建共管二级学院,并积极争取地方、行业、企业的经费、项目和资源在学校集聚,合作推动学校转型发展”。该文件公布后,全国相关高校积极行动,通过多种途径向应用型高校转变。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和培训进行了进一步规范,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
从政策层面看,在2020年之前,产教融合和产业学院的发展主要局限于职业院校。2020年发布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第一次在官方文件中使用“现代产业学院”这一概念,同时将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主体扩展升级到应用型高校。该文件发布后,现代产业学院发展迎来井喷式发展,地方应用型高校甚至很多双一流高校踊跃参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如2021年1月,河南省评出推荐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8所,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位列其中;2021年1月,陕西省首批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名单中包括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等8所高校;2021年2月,湖南首批认定的16个现代产业学院中有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和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但在国内众多双一流高校纷纷设立现代产业学院的潮流中,却难觅民族高校的身影,民族高校又一次滞后于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进程。西南民族大学如果能够抓住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机遇,将可以更好地担负起服务民族地区、服务川渝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将能够实现学生培养质量的大幅提升,将为民族高校树立一个改革样本。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现代产业学院产生的背景

下一篇: 现代产业学院产生的背景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