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治理理论视角下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更新日期:2023-10-12   来源:理论探讨   浏览次数:30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治理理论源于西方,在西方政治环境面临信任赤字危机的情况下,众多学者反思以往的管理模式,对之前曾经倍受推崇的新公共管理模式进行反思,以对抗这个

 
治理理论源于西方,在西方政治环境面临“信任赤字”危机的情况下,众多学者反思以往的管理模式,对之前曾经倍受推崇的新公共管理模式进行反思,以对抗这个“不信任时代”所带来的压力。该理论的出现,是对国家传统的官僚制和市场形式的批判回应。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制度摩擦不自然带来了一系列的信任危机。在市场经济体制得到发展的同时,多方市场主客体参与其中,最终导致了社会利益不断分化和组合;此外,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下,舆论媒体开始掌握话语权,致使民众价值取向多元化。在这样的形势下,迫切要求多元化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国家、市场和社会三者共生共存,从而提高政府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和信任度。

一、治理理论的运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理论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国内外学者对“治理”的定义众说纷纭。治理(Governance)作为治理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英文中的动词“govern”既不是指统治(rule),也不是指行政(administration)和管理(management),而是指政府对公共事务进行治理,它掌舵而不划桨,不直接介入公共事务只介于负责统治的政治与负责具体事务的管理之间。它是对于以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为基础的传统行政的替代。综合地说,所谓治理,是指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和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俞可平(2000)认为,好的治理意味着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是政府和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一种新颖关系,是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而在治理理论中,“善治”已经得到广泛关注。所谓善治,是指“公共利益最大化”,治理理论打破了原来传统上的公共与私人、国家与市场的两分法,模糊了国家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分界线,在管理的主体、方法、职能等各方面都作了扩展。

二、网络信息化时代下的新形势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舆论大众参与到国家管理中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逐渐由主动转变为被动,同时不断适应变化中的政社关系以提高政府公信力。新闻媒介、社会组织、民众等群体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不仅影响到政府的行政行为,同时对当前行政价值系统也有深远的影响。政务微博的开放、社区网格化治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等使得政府在这一特殊形势下面临严峻考验。

1、网络时代,要求建设电子政府
近年来,政府为了迎合时代发展需要和民众的价值诉求,利用信息时代的便利性,不断开展电子政府建设。不管是从地方到中央,还是政府的各个部门,电子政府正在以“横纵交错”的方式迎来了网络便民时代。网上办事窗口的设立给民众节约时间,同时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政府微博的开放,意味着网民可以通过服联网平台了解到政府最新动态资讯,并且可以通过参与评论的方式与政府各部门及重要领导人对话。

2、多方参与,强调共同治理社会
治理理论要求社会管理的主体多元化,这就要求除政府以外,还需要广大社会组织和群体、民众参与其中。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多方利益相关者不断表达自身诉求,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价值体系,很难达到最佳社会治理状态。所以当前最迫切的是需要政府调动全员积极性,回应各方诉求,从而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当前,社区网格化管理就是遵循了这一价值理念,坚持社区群众利益最大化,对社区生活、环境和治安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网络时代的便捷性,使得政府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进行引资招标。重庆政府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提高了社会的治理与自主能力。“PPP项目”(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的开展,进一步说明了“政府+非政府+私人组织”这一模式的优越性。

3、信息开放,督使政府廉洁自律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政府建设电子政务系统,在多方参与的情况下,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进行管控和治理。多方治理的主体对政府产生信任,交托一部分权力给政府,希望得到相应的利益保障。而政府作为治理主体的一方,承担了一定的风险性,这就迫使其保持行政人员的纯洁度和先进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建立,完善了公务员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且对行政人员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同时,由于网络时代的开放性,大量政府官员的不雅图片和视频被曝光,这为肃清行政组织不正之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治理理论视角下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 治理理论视角下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