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是指思维的规律和规则。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逻辑指的本质而非现象,探寻某一对象的本质,才能深刻认识该对象。同样的,探寻党对高校思政课的领导背后的深厚逻辑,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坚定认同并坚决贯彻党对思政课的全面领导这一原则。
(一)理论逻辑
1.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了党必须全面领导高校思政课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历史证明,在党的领导弱化或是缺失的年代,国家就会陷入混乱;在党的领导坚强有力的年代,国家才会稳定,行稳致远。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党的领导明确界定为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既是对过去党的领导取得的成就的高度认同,又在新时代将党的领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党在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均处于领导地位,教育事业服从党的全面领导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反之,如果脱离党的领导,教育事业就会犯根本性的错误。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是不言而喻的,对从属于高校工作中的高校思政课的领导同样是应有之义。
2.高校思政课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坚持党对思政课的领导
高校思政课的根本属性是政治性,这一特殊性质使得能否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成为决定思政课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能确保这一方向。高校思政课是意识形态宣讲课,它是国家、政党系统的有目的将自己的思想观点、道德观念、法制理念、理想信念通过课堂向大学生施加影响的课程,由此定义可知,高校思政课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课程,属于意识形态宣讲课,政治性是其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无不昭示着党鲜明的政治立场与政治属性,所以,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能够确保高校思政课坚守自身的政治性,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历史逻辑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高校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所以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将思政课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使其始终处于党的领导下。在新中国成立前,党就在其所控制辖区内的大学中设置了相关思政课课程;在新中国成立后,党通过手中掌握的国家政权,使得思政课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内开展,基本构建起新中国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并开始重视党对教材工作的领导权,党对高校思政课的领导有了奠基性地探索。在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4月,邓小平提出要继承我们党教育事业重视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2005年1月,胡锦涛旗帜鲜明地提出“理直气壮地讲授马克思主义”;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委的统一领导、培育优秀的教师队伍等方面,强调了如何开好思政课。高校建设成效显著,高校思政课日益走向规范化、科学化,这反映了党的领导的科学性和必要性,也为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做了有力论证。
(三)实践逻辑
高校思政课的主要教学阵地是大学课堂,但是其教学效果在课堂内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在课内,教材内容不够鲜活、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抬头率”不高、课程思政氛围不浓等问题使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另外,当代大学生受到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的影响,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海量信息的干扰,使得学生头脑中的信息与思政课内容存在不协调甚至冲突的情况,导致学生思想混乱,影响了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发挥。
在课外,西方一些国家的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地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它们通过电影、节日、文化商品等向我们传播西方的价值观,企图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再加上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不良现象也使学生受到沾染。这些错误思想和不良现象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高校思政课取得的教学效果。
高校思政课课堂内外的境遇表明,当下思政课建设任重道远。高校思政课的建设一方面面临自身吸引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受到外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的冲击和社会现实问题的影响,针对这些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不懈地办好思政课。对于思政课自身吸引力不足的问题,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动思政课课程改革创新;在受到各种社会思潮以及社会现实问题的冲击面前,我们更要高举党的领导的伟大旗帜,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潮,牢牢把握思政课的政治立场,真正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