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汉语中,句子可以主要分为判断句、描写句和叙述句三个大类,分别对应名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古汉语的判断句是按照形式结构和语义关系相统一的原则划分出来的一个类别,它在性质上属于名词谓语句的一类,判断句虽然在结构上还有其他方面的特点,但都不是本质特点。因此,需要注意的是:这其中并不存在完全对应等同的关系.也就是说,判断句是名词谓语句,但名词谓语句不一定都是判断句。
一般说来,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句式大致分为四种:
1.NP(者)+NP(也)
(1)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一》)
这两句话中,“者”表示的是一种语气的提顿,“也”是句尾语气词帮助
判断。当然“者”和“也”的有无也并不影响句子的判断,它们只是一种标志,具体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判断句,需要结合这个句子的语法义和逻辑义加以判断。
2.NP (者)+副词+NP(也)
(3)是乃狼也。(《左传·襄公八年》)
(4)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例(3)、(4)两句中“乃”和“即”是副词,连接前后的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当然在许多句子中,副词的有无并不固定,绝大多数取决于语义表达的需要。
3.NP+为+NP
(5)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韩非子·喻老》)
“为”作为系词,连接前项和后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
4.NP+是+NP
(7)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8)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
这种句式在上古众多判断句中不太常见,因为“是”最初便是指示代词,只是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意义更加虚化,有了“系词”的语法意义。判断句还可以根据意思分为否定判断句和肯定判断句,否定判断句往往有一个“非”字作为标记,在这里将不多做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