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伦理是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
乡村文化建设的本质不仅仅是乡村文化载体的振兴,更应该是乡村文化的本质振兴,而乡村文化的本质所构建的就是一种道德关系,它的建立依赖于传统的道德伦理,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利他关系的振兴,即主体利益需求的满足。大部分传统村落道德伦理的主要内容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的需求而逐渐形成的“以人为本”文化习俗,主要表现为它能够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候守住人与自然的底线,能够影响和重塑村落的发展变迁,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倘若传统村落因受城市同质化的影响,在忽视道德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一味地追求社会公德的发展而失去了个体的道德文化,那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东施效颦,无法取得良好成果。乡村道德伦理属于传统文化,它是来源于广大民众的真实生活,能够客观反映传统村落的精神文化现状,能够引导、约束、规范民众的行为模式,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
(二)生态和谐理念是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传统村落是一种自然和人文有机融合的生态系统。古代的乡村是以对天地的敬畏和尊重的思想观念振兴形成的,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乡村是与自然共生的乡村。在人与天调自然观的引导下,在乡村建筑是生态建筑、智慧建筑认知下,民众通过适应地域空间,按照风水的指导(可归纳为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坐北朝南三个重要方面)振兴村落。大部分传统村落无论是在选址、选材,还是在营造、仪式等方面都贯穿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运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重视环境的保护和发展,蕴含了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传统村落的建筑形式体现了村民的集体主义思想和相信个人行为与村落发展密不可分,只有保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才会实现个人需求,只有落实了村落的生态和谐理念才能更好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目前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使命,而在我国当代振兴过程中存在源于个人主义文化下的、不顾集体利益的疯狂逐利行为,忽视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天人合一等理念的重要性,所以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我们有必要借鉴传统村落的建筑中所蕴含的生态和谐理念,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利益,避免在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导致对传统文化的冲击。